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奋力谱写新时代运城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我市2021年文旅工作综述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1-10

记者 王 斌 陶登肖 郝丽莎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2021年,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锚定打造知名旅游强市这一目标,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展示出文旅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只争朝夕、扎实苦干的良好精神风貌和文旅行业创新发展、蓬勃向上的恢宏气象。

收获满满,全面开花亮点多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2021年,运城文旅人砥砺奋进,收获满满,各项成绩的含金量十足:

我市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是我省此次唯一入选城市;

盐湖区、夏县、万荣县3个县(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均一次性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新增3家国家4A级景区、4家国家3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实现零的突破;

成功举办首届池盐文化旅游周,形成了关公文化旅游节、德孝文化旅游节、池盐文化旅游周三大主题文旅节庆品牌;

新评选出的“河东八景”成为我市的亮丽名片;

全市29个重点文旅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8.9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虞舜文化专题展览馆、李健吾纪念馆、尧王故里纪念馆、后稷农耕展览馆、姚奠中艺术馆等26个场馆先后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中心城区11个“河东书房”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行,全年共接待读者13.5万余人次;

惠畅土布制作技艺、运城河东制盐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总数达到28个,稳居全省第一;

文旅业态更加丰富,岚山根、盬街、平常街等富有文化特色的夜间旅游休闲街区方兴未艾,其中岚山根被评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河津市清涧街道龙门村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解州关帝庙景区入选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全年共组织参加“永远跟党走”2021年山西省群众文化活动十项赛事和两项巡演,在十项赛事活动中荣获一等奖8个,各类文化活动惠及群众100余万人次;

我市推选的鼓乐《戏鼓》荣获山西省第十一届“群星奖”音乐类一等奖;

新绛县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保总数达到110处;

成功召开“纪念中国考古100周年暨西阴遗址发掘95周年学术研讨会”;

市文旅局先后荣获山西省2021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优秀组织奖、优秀网络视听作品优秀组织奖、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优秀组织奖和山西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播电视安全保障先进集体……

全域创建,景区旧貌换新颜

景在城中,城在景中,城景兼胜,人景和谐。

发展全域旅游是我市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按照“谋划有新举措、推动有新进展、事业有新成效”的思路,我市召开全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大会,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创建目标、任务和时间,全面推进各项创建工作。

经过努力,盐湖区、夏县、万荣县3个县(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均一次性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芮城县全力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速度稳居全省前列。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市文旅局经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征求意见等多个程序,编制完成了《运城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规划》。

2021年,万荣后土祠、垣曲望仙大峡谷、河津大梯子崖3家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全省最多;新绛绛州署、新绛龙兴寺、夏县格瑞特庄园、临猗临晋县衙4家景区成功创建为3A级景区;芮城风陵渡旅游度假区被评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实现新突破;河津龙门村成功创建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同时和万荣县闫景村携手通过省文旅厅4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验收;新评定了15个“黄河人家”。

持续开展景区标准化提升工程,按照所有A级景区全覆盖、景区标准八大项全覆盖、软件硬件全覆盖的工作要求,全年28个A级景区共完成建设提升项目276项。

在A级景区创建过程中,市文旅局瞄准目标,以创建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为抓手,倾力做到引导到位,指导到位,督导到位,创建到位,确保了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其实各个县(市、区)都有创建示范景区的意愿,但他们对相应的标准并不熟悉。从年初开始,我们就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摸底、调研,确定创建对象后,邀请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指导,及时指出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一直到验收前,我们几乎每周都要去各县(市、区)进行现场指导,督促他们不断改进。”

丰富多样,主题活动塑品牌

塑造文化旅游品牌,提升运城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文旅工作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市文旅局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关公忠义文化、尧舜德孝文化、池盐文化等文化元素,加强宣传推介,精心打造极具运城特色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将景区串珠成链、连点成线,打造高品质的文旅“产品包”“景点群”“线路套餐”。从“新年游运城、好运一整年”到“粽享端午 品味运城”;从“山河春意·花开运城”春夏文化旅游季到“人间烟火 醉美运城”秋冬文化旅游季;从关公文化旅游节、舜帝德孝文化节到池盐文化旅游周,市文旅局契合时令特点,植根河东文化,推出不同主题的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增强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游客。

六大主题65项活动、160余场演出……五一假日期间,市文旅局精心烹制的“文旅盛宴”,有料又有趣,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打造了一个五一全民旅游欢乐季,让游客充分感受运城民俗文化的魅力。

一名外地游客在参观“非遗里的关公”主题展览时说:“这些展品让我对关公文化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印象最深的是各种姿态的关公塑像,有的横刀立马,有的夜读春秋,工艺价值高,文化内涵深。”

“盬池七彩连天际,宝藏无穷聚运城”。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市依托独具特色的池盐文化,首次举办了2021运城池盐文化旅游周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包括池盐文化旅游周开幕式、河东池盐博物馆开馆仪式、新境市民广场开放仪式、中条山文化博览园开工仪式和解州常平村平常街开街仪式、“文脉·河东书房”开馆仪式等活动以及座谈会、摄影展、非遗展暨美食活动、文创大赛、知识竞赛、征文活动等,以一场沉浸式的文化旅游体验,集中展示了中国(运城)池盐的千年工艺和悠久文化,展现了运城“华夏之根、盐运之城”的人文魅力。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深化盐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叫响运城池盐文化旅游品牌。

2021年9月25日,我市隆重举办“双百”游运城文化旅游推介会,来自国内各大城市的百家旅行社、百名金牌导游相聚运城,助力运城文旅事业发展。推介会上,“河东八景”评选结果向社会正式公布。本次评选以我市境内的经典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地标性建筑为主要对象,获得社会和媒体的热烈响应。人民网首页推出大图重点报道,凤凰网、中新网、山西日报等媒体给予详细报道,获得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推荐,山西人文地理等文旅专业互联网媒体予以推送。活动总体媒体流量超1000万次,形成了宣传运城旅游的冲击波,选出的“河东八景”将成为运城人的记忆典藏、旅游人士的“打卡”胜地。

市场为王,文旅业态更丰富

变则会通,通则即达。在谋求文旅行业大发展的征途中,运城从来都是立足实际,思变,求变,善变,紧紧追寻时代的脚步。

芮城圣天湖、运城盐湖、岚山根景区率先开通低空飞行游览项目,关帝庙景区排演了《武庙之祖—盛典迎宾》主题演艺,普救寺景区推出大型行浸式夜游体验剧《梦境西厢记》,岚山根、盬街、平常街成为富有文化特色的夜间旅游休闲街区……这些新的旅游业态,延伸了产业链条,也助推了我市夜游经济的稳步发展。

“盬街的开放能够促进我市文旅事业的发展,是运城的一张新名片。”盬街开街迎客当天,黄河旅行社总经理梁运峰说。

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旅游新业态,是我市在“文旅+”方面努力的结果,而乡村旅游建设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着力打造田园综合体,让农文旅实现了深度融合;“翻开河东见中国”主题研学产品,以首批确定的58个“运城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依托,让全国的中小学生能够实地感受运城的魅力。

好酒也得勤吆喝。为吸引更多企业到我市投资兴业,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带队,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招商专班,采取上门招商、驻点招商、行业联动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逐一拜访企业、耐心讲解政策。

“在招商过程中,我们不仅把市里的政策介绍给了有意向投资的企业,还将河东的特色绝活展现在他们眼前。希望这些企业能更加直观、深刻地感受到运城的文化。”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和外地的老乡会、商会等也保持着积极联系,各商会可以推荐有意向的企业到运城考察。

2021年,市文旅局共洽谈对接企业60余家,签约落地项目18个,总投资28亿元。另外,关帝庙景区围绕5A级景区创建和解州小城镇建设,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债券资金10亿元,强力推进十大改造提升工程。

持续深化的体制机制改革,也是我市文旅工作的一个亮点:李家大院和永乐宫景区全面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鹳雀楼旅游集团聘请职业经理人委托管理,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山西省蒲剧艺术院与市艺校全面整合,焕发活力。

市文旅局每年都会开展传承人群培养工作,推荐他们到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高校学习。“通过学习,传承人把非遗技艺和时代元素相结合,把文创产品越做越活。以绛州剔犀为例,以前侧重造型精致的摆件,图案也以传统的梅兰竹菊为主,现在逐渐向实用化、现代化转变,新品一旦发布,立即售空。绛州澄泥砚也成立了文创公司,做出云水系列砚、星空系列砚等产品,造型美观,很受年轻人喜爱。”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市级以上的非遗单位目前积极开辟线上销售渠道,截至2021年11月底,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等销售额近亿元。

在文旅项目建设方面,市文旅局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度一通报,全市29个重点文旅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8.9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打造“一名人一馆,一典故一馆”,是我市活化利用丰富灿烂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抓手。2021年,包括虞舜文化专题展览馆在内的26个场馆先后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这些分散在全市各县(市、区)的场馆,以具象的方式,诠释了本土文化,为运城的“文旅大花园”增添了一缕芳香和一抹色彩。

文化惠民,民本情怀暖心怀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一年来,市文旅局大力实施各项惠民举措,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彰显了一种民本情怀。

塑造一批群众文化惠民服务品牌,培育一批乡村群众文艺队伍,挖掘一批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培养一批乡村文化带头人,送一批专业文艺演出,“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是2021年重要民生实事之一。市文旅局承办的山西鼓乐“群星奖”演出先后在平陆、芮城、万荣等地巡演100场;482支乡村群众文艺队伍(文艺小分队)共演出14460场;225名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共开展各类培训活动2700场;465名乡村文化带头人共组织各类活动5580场;17个演出院团共送戏下乡演出2488场。

“我们在落实好各项防疫措施的同时,全力为老百姓带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演出,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文化的温度。”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1年,我市群众文化活动成果丰硕:组织参加“永远跟党走”2021年山西省群众文化活动十项赛事活动,共荣获一等奖8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9个、优秀奖5个,获评网络人气作品3件,入展10件,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山西省第十一届“群星奖”决赛中,我市推选的鼓乐《戏鼓》荣获音乐类一等奖,将代表山西省冲击2022年全国“群星奖”;新绛县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市文旅局组织开展了“辉煌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群众文艺演出,同时,在中心城区推出“办实事 惠民生”戏曲惠民演出活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先后开展了唱支山歌给党听“童心向党”主题活动、“百人书画写华章”群众书画作品展等,惠及群众100余万人次。

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七一晚会在人民群众中反响热烈,广受好评。“这次晚会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协调700余名演职人员进行排练,时间紧、困难多、难度大。值得欣慰的是,节目呈现的整体效果很不错。”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文艺创作方面,市文旅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021年新创剧目6部,移植改编剧目15部,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特别是重点打造了《党旗飘飘》《忠义千秋》《永乐宫纪事》三大精品剧目。其中,《党旗飘飘》成功入围山西省“杏花奖”终评,是运城文化工作者为建党10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在北京专门召开《忠义千秋》研讨会,与会专家对该剧目给予高度评价,并应国家大剧院邀请将于2022年赴京演出;《永乐宫纪事》用艺术的方式生动展现了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文物工作者和人民群众自力更生、守正创新、勇于担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21年7月8日在山西省大剧院隆重上演,精彩的演出不仅给省城观众带来美的视听享受,更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看了蒲剧《忠义千秋》后,我对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这部戏挖掘和弘扬了关公忠义文化,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教育意义。”市民薛先生说。

如何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舒适的阅读服务?“河东书房”的建设回应了群众需求,也给凤凰城增添了沁人心脾的书香。

“河东书房”是“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之一,在助推全民阅读活动和“书香运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中心城区11个“河东书房”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行,共接待读者13.5万余人次,流通图书6万多册次,举办阅读推广活动100余次。“我觉得‘河东书房’的硬件设施齐全、书籍摆放合理、阅读氛围很好,正好我家就在附近,所以我几乎天天来。”市民黄女士说。

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图书配备方面,除了基本的类型,我们还根据‘河东书房’地点的不同进行了细分。比如,在理想创业大厦内的‘河东书房’,我们配备的大多是创业类的书籍;在广电馆,媒体类的书籍比较多。‘河东书房’每月还会开展文化沙龙、公益讲座等特色活动,尽最大努力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聚力传承,文保非遗开新篇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

2021年,市文旅局持续加强文物保护,不断提升文保水平,致力于保护传承优秀文化,成果斐然。

这一年,我市正式出台《运城市基本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改革实施方案》,强力推进考古前置改革,取得了新成效。“以前我们都是坐在办公室等基本建设用地单位备案后,才开始开展文物调查勘探。现在,我们把基本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主动出击开展调查勘探,为重点项目服务。”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配合市政府的重点工程,市文旅局开展了先期的文物调查勘探。“重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在现场,工作人员都是“见缝插针”地开展工作。”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样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能在某种程度上推进工程的基本建设。

截至目前,文保部门已完成104项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累计调查勘探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勘探发现墓葬299座、遗址1处、灰坑194个、窑址5座,出土随葬品600余件套共计3000余件。

我市持续推进永乐宫壁画修复保护工程;成功召开“纪念中国考古100周年暨西阴遗址发掘95周年学术研讨会”……这一系列高规格的主题活动和展览,有力提升了运城文物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今年,关帝庙和永乐宫大型展览及配套演出还将去深圳、上海等城市进行外展。

面对多年不遇的洪水,市文旅局及早部署,全面指导抢险修缮工作,并与省古建院联合开展“灾后险情评估工作”,制订抢险加固计划和修缮保护方案,积极争取各级文物抢险项目资金,切实有效保障全市文物安全。

“由于连续降雨,新绛县大益成纺纱厂全部进水,所有工作人员反应迅速,冒雨抢险救灾。市局也立即拨款30多万,同时动员全市文旅系统的干部职工进行捐款,救助文物。”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1年我市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保总数达到110处;80处革命文物入选山西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8处遗址被认定为省级红色文化遗址;永乐宫、解州关帝庙、司马光祠、广仁王庙和万荣后土庙5处文物保护单位被确定为国宝级文物保护利用试点;社会力量完成认领认养“文明守望”工程8处……这些信息从不同侧面勾勒出我市在文物保护方面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市文旅局也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工作。绛州皮影戏只有1位省级传承人,已经78岁了,表演班子也只有七八个人,急需“抢救”。为了让绛州皮影戏“活”下来,市文旅局聘请专家、学者挖掘绛州皮影戏的老资料,用半年时间收集、整理绛州皮影戏的老剧本、老曲目。

“这其中有许多方言、别字,我们经过7校,才把这份工作完成。”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我们把绛州皮影戏推向景区,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这项活动,绛州皮影戏新增了两名传承人。”该负责人说,据统计,我市2021年开展了100余场“非遗进景区”主题活动,有效提升了景区的吸引力。

按照“抢救第一、保护为主、传承发展、合理利用”的指导方针,市文旅局加强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建设,收获颇丰——惠畅土布制作技艺、运城河东制盐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我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总数达到28个,稳居全省第一。

这一年,我市6个传统工艺类的15件作品,参加了国家文旅部在上海举办的“百年百艺 薪火相传”大型展览,稷山螺钿漆器《钧窑纹茶洗》受到组委会的特别推荐。

守牢底线,事业发展有保障

2021年,文旅行业受到疫情的反复冲击,市场相对不稳定,市文旅局积极应对挑战、坚决守住底线、科学谋划发展,有力保障了文旅事业的健康发展。

实行领导干部包县制度,13名县处级领导包联13个县(市、区),在五一、端午、十一等节日期间和全国“两会”、省党代会、市党代会等重要节点对各县(市、区)文旅场所的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开展督导检查,为文旅产业复苏提供安全保障。

全市各类文旅场所经营单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执行《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五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指南(第四版)》《娱乐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四版)》及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要求,实行“一单位一方案”“一单位一预案”,落实落细查健康码、测温、佩戴口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要求,坚决防止疫情通过文旅行业传播。

安全是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在岁末年初、夏日汛期、节假日等特殊时段,市文旅局强化安全意识不放松,先后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平安迎党庆”专项行动、文旅安全专项整治等,持续保持文旅经营场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市场整治全覆盖、高频度的执法检查高压态势。

在文物安全方面,市文旅局先后开展了全市文博单位消防安全大检查、全市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和革命文物消防安全整治行动等,对县保和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消失问题整改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一年来,全市文旅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检查29770人次、检查文旅企事业单位13541家次,有力保障了全市文旅行业的安全稳定。

市文旅局督促指导全市各广电播出机构加大主题宣传力度,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创作”展播活动,并加强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监管,确保舆论导向正确。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庆节和全国“两会”等重要节点,市文旅局精心部署、细化责任,坚守值班、统筹调度,保障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不间断、高质量传输,圆满完成了广播电视安全保障任务。

风起潮正涌。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新的一年,市文旅局将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积极探索、科学谋划、主动作为,努力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奋力谱写新时代运城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