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 范楚乔 时间:2021-12-29
6面致谢锦旗的背后——
人社“小窗口”,服务“大民生”
今年,市人社局人社服务窗口围绕“建设队伍、规范业务、提升服务”的工作思路,通过精简业务窗口、整合窗口资源,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全面提高群众满意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两个月来,该局设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的服务窗口,先后收到群众送来的6面致谢锦旗。12月23日,记者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感受群众点赞的人社暖心服务。
资源整合提效能
12月23日上午,市民胡女士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二楼18号、19号窗口办理失业保险相关业务。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胡女士登记、填写资料,并向工作人员询问了相关政策内容后,满意地离开。“窗口的工作人员很有耐心,办事流程也顺畅,我还帮朋友咨询了相关政策,工作人员的服务很周到。”胡女士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人社部门各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认真为市民提供服务,并不时接听咨询电话,工作十分忙碌。目前,市人社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共设有13个人社服务窗口,其中社保业务服务窗口10个。今年以来,各服务窗口的总办结量近20万件。
随着社保网上办理业务种类的日渐丰富,市民在现场办理业务的需求有所下降。因此,市人社局、市社保中心积极推行业务融合、队伍融合、服务融合,通过窗口精简、业务整合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窗口的服务效能,并大力推行“网上办”业务,使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同时,市人社局还设立了综合业务服务窗口,目前主要办理退休职工领取资格认证等综合服务,之后还将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增加服务内容。
为应对“忙闲不均”“排长队”等情况,市人社局采用“1+X”服务模式,在大厅设立备用窗口,满足群众业务办理所需。市人社局驻市政务服务中心首席代表郝占峰说:“业务量较多时,备用窗口就会开启,分流服务对象,这样就能提高服务效率,避免市民等待时间过长。”
增强意识优服务
12月上旬,人社服务47号(原30号)窗口收到一面写有“行政效率高 业务能力强 服务意识强 群众满意优”字样的锦旗。送锦旗的,是来自四川的一对农民工夫妻。
今年上半年,农民工王先生在一建筑工地用电锯加工模板时,左手不慎被锯伤,随后住院治疗,伤情稳定后想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夫妻二人辗转找到政务大厅,人社窗口的工作人员认真接待了他们。
“他们是外地人,说话口音比较重,对自己的诉求表达得不是很清楚。”窗口工作人员姚鑫回忆道。工作人员耐心地为他们讲解《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帮他们梳理流程、填报表格。二人对窗口的服务非常满意,事后,特意制作了锦旗表达感谢之情。
“认真服务好每一位来办业务的群众,是我们的工作职责。今后,我会继续做好本职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姚鑫说。
主动作为惠民生
在人社服务窗口近期收到的锦旗中,还有一面来自山西焦煤运城盐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焦盐化”),上面写有“深入一线办实事 服务企业解难题”字样。
11月初,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启动退休待遇核定工作。按规定程序,各单位劳资人员要准备好相关资料,并携带退休职工档案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排队办理。因全市业务集中受理,窗口办理速度相对较慢。
据市社保中心企业养老保险待遇部负责人穆朝英介绍,考虑到山焦盐化需办理业务的人员较多,工作人员积极和企业负责人对接,抽调专门人员,前往该公司现场审核90多名退休职工的档案,大大提高了审核效率。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原本需要一周才能完成的工作,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全部完成了。
“退休职工档案审核和养老保险待遇核定发放,是我们每年年底的一项重要工作。人社部门急企业之所急,为职工提供高效的贴心服务,我们想通过赠送锦旗来表达感谢之情。”山焦盐化相关负责人说。
群众满意度是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一面面致谢锦旗的背后,反映出了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为民贴心服务的点滴日常;一句句感谢的话语,是对一线窗口工作人员工作的认可与肯定。“今后,我们一定继续做好‘小窗口’的‘大服务’,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完善、快捷、高效、有温度的优质服务。”郝占峰表示。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