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重点人员 重点防护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12-10

■记者 郑 菲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本土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冬季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市民仍要提高疫情防控意识,做好日常防护。医务人员,冷链、快递等行业从业人员以及公共交通工具驾驶员等是重点行业的从业人员,由于接触人员复杂,存在接触潜在危险人或物的风险,更要时刻保持防范意识,加强自身防护。那么,我市疫情防控重点人员日常防护做得如何?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公共交通工具驾驶员:

佩戴口罩+通风消毒

用喷洒过消毒剂的抹布擦拭门把手、车窗按钮,打开车门、车窗通风几分钟……晚上十点,出租车司机郑师傅照例做完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后,佩戴好口罩出车了。

郑师傅是我市一名出租车驾驶员,与朋友一起分两班驾驶一辆出租车。“我是晚上到凌晨出车,在接到车后,我习惯性把车通通风,让车内的空气流通下,然后再载顾客。”郑师傅说。

“乘客来自四面八方,不知道会遇到哪里来的乘客,所以只有佩戴口罩才允许乘客上车。有时候碰到没戴口罩的乘客,我会提醒,如果乘客没有口罩,自己有备用的新口罩会给乘客使用。只有乘客和司机都做好自身防护,才能更好地防止病毒传播。”郑师傅告诉记者。

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运输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心城区有1801辆出租车,9家出租车公司,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该局给各公司下发出租车疫情防控告知书,各公司再告知每位驾驶员按照要求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比如驾驶员上岗前测量体温,有发热或呼吸道、消化道等症状时严禁上岗,要接种新冠疫苗,在车辆运营期间应全程佩戴口罩,并要求乘客佩戴口罩,并每天给车辆通风消毒。同时,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也会不定时抽查,以加强监督管理。

公交车是市民出行首选。据了解,我市公交总公司目前共有驾驶员700余人、每日运行车辆530辆,每日载客量达10万人次。为保障市民出行安全,我市公交总公司严格要求公交驾驶员做好自身健康监测,严禁带病上岗,并做好车内消毒通风工作。

南会尧是我市一名28路车公交驾驶员,每天要载着乘客往返于市区29个站点。“我们终点站是运城北站,从运城北站过来的乘客来自五湖四海,必须要更加注意,没有佩戴口罩的不能乘车,另外,有口罩佩戴不规范的,我也会及时告知。”南会尧说。

“作为一名公交司机,每天要接触不同的乘客,为确保乘车安全,我在不感冒、发烧,自身健康的前提下,做好个人防护,并确保车辆门把手、扶手等部位和车厢内消毒后才开始工作,行车中也会引导市民全程佩戴口罩。”南会尧说。

医务工作者:

分级防护+加强培训

医疗机构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为了织密疫情防控网,我市各医院加强就诊患者、住院患者、医务人员的管理,从严从细做好各项院感防控措施。尤其是一线医务人员更是严格要求自己,根据工作区域风险等级,采取分级防护。

从医务人员通道走进来,更换好刷手衣,进入缓冲1室,进行手部清洁,佩戴口罩,同时吹起口罩,检查口罩是否漏气、严实,戴上帽子,更换防护服,做完一系列准备工作后,杨晓莹从缓冲2室、缓冲3室进入发热门诊大厅开始一天的工作。

杨晓莹是河津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主要负责医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的护理工作。“医院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是要求防护等级最高的地方,所有在这里工作的医务人员都要严格按照要求穿脱防护服,从指定的通道进出,即使没有接触病人也要按防护步骤做。”杨晓莹说。

杨晓莹介绍,该院发热门诊一共有15名医务人员,每个人都是经过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的严格培训、考核才进入发热区域工作。穿脱防护服有严格的步骤,而且是在指定区域完成。一旦穿上防护服至少工作4个小时,其间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

“在这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防护意识都很强,而且有较强的责任感。我们的手机都是24小时不关机,如果有疑似病人,就不能回家,要在医院照顾病人,等病人解除隔离后,医务人员还要再隔离半个月,才能回家。”杨晓莹告诉记者。

据该院院感科科长台瑞新介绍,门诊、病房、医技科室等和发热门诊、感染科等不同岗位和医疗区域的防护级别不同,比如一般住院部和门诊,医务人员在就诊时佩戴外科口罩,在换药、输液时,再戴上手套和一次性帽子,发热门诊要求佩戴n95口罩、护目镜、鞋套、手套,穿防护服,并且每周做两次核酸检测。

“医院不仅经常加强培训,还每天对医务人员、保洁人员等佩戴口罩、清洁消毒、手部卫生等方面进行检查,从多方面提升医务人员的防护技能和防护意识。”台瑞新说。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除了我市多所县级以上医院重视防疫,加强培训,严格防护之外,社区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也丝毫不放松,时刻加强防护。

樊晓辉是永济市医疗集团城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外科医生,他告诉记者:“作为门诊医生,坐诊过程中要全程佩戴口罩,并且在患者就诊前后都要清洁双手。医院实行‘一人一诊室’,诊室只允许一个病人看病,不能有其他患者聚集,同时我们每周做一次核酸检测,也会不定期进行院感培训。”

冷链物流行业工作人员:

人物同防+消毒消杀

加强对冷链食品的监管一直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尤其是对进口冷链物流的监管。自2020年11月1日我市进口冷冻冷藏肉品和水产品集中监管仓(以下简称“总仓”)运行以来,严格按照“凡进必检”“凡进必消”“人物同防”的要求,对每一批进口冷冻冷藏食品进行详细登记和核酸检测,并严格要求包括登记、消毒、搬运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切实加强冷链物流全流程、全链条闭环管理,严防严控通过进口冷冻冷藏肉品输入新冠病毒风险。

“新冠病毒可在冷链食品中长时间存活,为加强对流入我市的冷链食品的管理,只有经过检验的冷冻冷藏食品才能进入市场,而且为确保检验效果,总仓的十多名工作人员都要经过严格培训才能上岗,且全员接种新冠疫苗,在作业时必须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还要三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科科长卢宇杰说,“总仓实行闭环管理,员工吃住都在总仓,如果要回家都有专车接送,并且为加强管理,市市场监管局会派两名工作人员常驻总仓,对总仓的整体运行进行监管。”

如今,快递行业迅速发展,快递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多起快递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的案例,也让市民开始警惕起快递包装盒。为了避免被存在新冠病毒的快递包装感染,除了市民在收发快递时注意做好防护外,更重要的是快递员在取件送件过程中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并做好全流程消毒消杀。

11月7日,省疾控中心作出提示,要求快递公司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定期组织快递员进行核酸检测,要求快递员工作中全程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戴手套,每日对邮件包裹和经营环境、车辆进行消毒。

孔令虎是一名“快递小哥”,主要负责河东东街和人民南路一带的企事业单位和商务楼的快递送件服务,每天有60余个快递要送达。他告诉记者:“配送时全程戴口罩和手套,为了尽量不和客户接触,我们会提前打电话给收件人,放到他们指定的商店或门房等地方。下班回家时,我都是清洁好手和脸才进家门。”

佩戴口罩、清洁手部、做好健康监测……医务工作者、冷链物流从业人员、公共交通工具驾驶员等各行各业疫情防控的重点人员,不仅要做好基础的防护,更重要的是要增强防疫意识,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有丝毫麻痹懈怠,也只有每个人加强防护,这个城市的防疫“城墙”才会更加牢固。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