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天宫课堂”第一课 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学种子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12-10

运城晚报讯(记者 杜磊)“空间站里能像地面一样走路吗”“空间站里的水可以循环利用吗”“空间站里有哪些措施可以对抗失重对人体的不利影响”……12月9日15时40分,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首次太空授课,为广大青少年揭秘神奇的太空生活。

当天,运城市第二实验中学的学生们早早守候在教室大屏幕前,期盼着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程直播的“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

本次太空授课采取天地互动的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3名航天员在轨展示、介绍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该校六年级3班学生霍柯涵在收看时感到特别激动和好奇,“最吸引我的是泡腾片实验,气泡在失重状态下发生的奇特现象,是我从来没见过的”。了解到空间站和地球现在还不能实现第一时间互通电子邮件,小伙子满怀信心地表示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争取当一名科学家,通过科技的力量努力实现中国梦。

该校校长杨学杰表示,“天宫课堂”第一课完全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天地互动进行了一次全民科普,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实力。短短1小时的“天宫课堂”第一课,让学生们感叹太空的奇妙,点燃了无数青少年的航天梦想,在中小学生心中埋下了科学的小小种子。

摄影 记者 朱超逸丁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