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8-26
■邵国骁
我的老家在晋南峨嵋岭下,又因近邻王过村,种植酥梨有些历史。这一带恰在旱地黄土高岭,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所产酥梨皮薄汁多甜无渣,色泽黄亮,入口即化,浸喉润肺,盛名远扬四海,方圆几十里便被统称为梨乡,而我便是这梨乡之人。
放眼望去,春天的梨乡岭上岭下洁白如雪,夹杂着树下金黄的油菜花、路边粉红的山桃花,白的、黄的、红的花海中,时不时又插入从城里来乡踏青的俊男靓女,他们和欢奔的孩子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油画。
游人如织的赏花时节正是梨乡人忙着采、点粉时,梨乡人要及时采集异梨花,经研磨、烘晒、收集于玻璃瓶中的精粉,和散晒在太阳下的粗粉都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第一个高温(25℃)晴天的晌午,全家大小一起出动,人手一个大可乐瓶和鸡毛掸,倒装着粗花粉的可乐瓶已剪去底部,母亲拿着小玻璃瓶装的精细花粉,就像拿着宝贝似的,轻轻地向每个装着粗花粉的大瓶里加入精花粉,她手轻轻地一弹又一颠,再马上收好瓶口,并不忘一一嘱咐人,千万不要撒了,瓶子要握紧,少沾些花粉,别浪费了……
这唠唠叨叨的粗声厉语,显示着母亲对自己十多天的采花、晒花、收集花粉劳作不易的珍爱。看到母亲因反复揉搓花朵而被染黑的一根根手指、因炕晒花粉而变得越发见黄的脸颊,还有头顶更加稀疏的白发,每一个人都把瓶子握得紧紧的。因为这是一年成梨的希望,来不得半点马虎,每一朵花都要点到粉,任何一朵花都不能遗忘。
受了粉的花心湿润润的,每一朵都像经历过爱情的浸润。但好景又总是那样短暂,昨天升着暖阳,今天就降下春雨。淋一淋几日的春雨后,梨花凋零于微微春风中,飘落的雪白的花瓣,给清明祭扫的行人陡添了几分伤怀。
而此时的梨农也是最易担惊受怕的。倒春寒容易让梨花结霜冰,一些可爱的梨花会因受冻毁了一年的希望。
还好雨停了,数日春雨的煎熬换来一颗颗如芝麻点点的幼梨,可爱诱人。“今年梨又稠了,疏梨又得花工夫,不怕稠就怕稀了没产量,还好老天给力,今年又是好收成……”村里巷里全都是乡人们议论梨的声音,多天的辛劳和乏苦在欢笑中荡然无存……
忙忙碌碌几天,树上已长满嫩嫩的小叶子,绿得那样淡,又是那样可爱,很令人怜惜。“可别让虫咬了”“又该喷淋农药了”“树下的草也该除了”“这几天不下雨又该给树浇水了”……
就这样,小梨就在乡亲的眼皮下一天天长了起来。树上的梨变稠了,该疏剪了,农民们人手一把剪子,留下好果去掉孬果,枝条上面的梨剪去,要留下面的梨,一尺一个梨,要定好距离,碰到梨面不干净的,心要狠一个不留,公梨也是一个都不留。
时间在半个多月的剪刀声中就过去了。五月,此时站在树行里,可以看到一个个如鸽子卵大小的果实,整齐有序、间隔等距地挂在枝条下,等着它的主人检阅。乡人就像看着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一样怎么看都不够,怎么忙都不累,一味偷偷地自豪傻笑!
进入初夏,就要给这些果实一个个穿上新衣、套上纸袋,以免害虫和风雨伤梨面。套上新衣的果实就像一只只红包挂满整棵树,等待着好日子来开包添喜!
经历了风雨,丰盈起来的果实,在九月孩子开学时迎来它的采摘,乡邻们手捧着一个个黄灿灿、圆鼓鼓的梨儿,乐得合不上嘴。
“轻点轻点别捏出水来,慢慢放慢慢放筐里,别掉地上,谁的指甲今天没剪短,看把梨扎个印,不能卖钱了。”“今年行情好,小娃的上学费用有了,大娃的对象也有了,明年开春,新房也可以动工了,娃在城里买房的首付也有着落了,入冬新媳妇就可以过门了……”乡民互相攀谈中,一筐筐沉实的梨被放进小车、装入大车、上了火车、驶向远方,而我也和梨乡的同伴随着梨的方向上了学、入了城、走向远方。渐渐老了的母亲却和乡邻依然在家乡的常年劳作中坚守家园,盼着儿孙回梨乡,盼着远方的亲人归梨乡……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