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诈骗套路多收到这些信息千万不要轻信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8-21

□记者 樊朋展

骗局一:投资疫苗可赚大钱

对方称有掌握特殊渠道的“神秘人”,正在投资生产“新冠疫苗”,市民只需在平台或APP上投钱,即可稳赚大钱。

警方介绍:此类骗局中,骗子潜伏在社交软件、网络直播平台上,广泛私信他人。冒充部队军官等权威人士,称有内部渠道可购买“新冠疫苗”,不断给受害者洗脑,灌输投资生产“新冠疫苗”可赚大钱的思想,诱导受害人在其提供的平台或APP上转账。

民警提示,此类行骗手法就是披上了“疫苗”噱头的投资理财诈骗。一旦受害者相信了骗子的谎言,只能全部亏损。目前,我国新冠疫苗实行全民免费接种,接种工作也在全面有序推进。

骗局二:在家也能做核酸检测

根据警方掌握的情况,近期部分聊天群里出现“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加急最快半个小时”“家里也能做核酸检测”的信息,对方自称是防疫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有“私人渠道”,市民只要支付高额费用便可快速检测,甚至足不出户就可检测。

警方提醒:大家一定不要盲目转账。目前,核酸检测一定要在经卫健部门认证的具备资质的医院或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不要轻信网络不实信息和所谓的“私人渠道”,否则不仅会影响自身正常出行,还有可能落入不法分子敛财的圈套。

骗局三:推销“新冠特效药

行骗时,对方在电话中自称“某防控中心主任”“新冠肺炎疫情流调员”,谎称你的健康码和核酸检测报告有异常,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不过还在潜伏期,情况不算太严重。同时,对方会在电话里透露,现在有一款“特效药”,3个疗程只需5800元,每天坚持服用就会恢复健康。

警方提醒:近期,为有效控制疫情,确实会有新冠肺炎疫情流调员对确诊病例的接触人员开展流调工作。但是,流调人员表明身份后,不会询问市民的财产状况,更不会说有“新冠特效药”等与疾病传播不相关的问题。这种说法就是吓唬市民,伺机骗钱。

骗局四:诱导点击“钓鱼网站”链接

对方自称是相关权威部门、机构,以各种理由发有关防疫的短信,目的是诱导市民点开病毒链接。

警方提醒:这是一种将诈骗短信包装成防疫提示的骗局,之前有预约疫苗接种的内容,现在又出现了3小时内出核酸检测结果、“新冠特效药”等内容。

不过,无论骗子如何包装,此种诈骗手法的根本目的就是发送含有“钓鱼网站”链接的短信,诱导广大市民点击链接,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进行诈骗。

骗局五:借助疫苗拉人进群行骗

对方自称是“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通过申请添加市民成为微信好友后,拉市民进入各种群聊,目的就是为了骗市民刷单。

警方介绍:随着电信诈骗防范宣传越来越深入,市民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骗子想在现实生活中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太容易。为此,他们绞尽脑汁,寻找一切能让大众放松戒备的方式。当下,疫情防控人人关注,自然逃脱不了被骗子利用的机会。

行骗时,所谓的“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通常会先添加市民为微信好友,之后,再利用市民的“积极配合”行骗人之举。为此,只要市民发现自己被拉入此类群聊,基本可以判断骗子已经对你下手了,务必立即退群。

涉疫诈骗手法更新快,市民屡屡上当。对此,警方表示,如果大家不能准确判断自己是否遭遇诈骗,也可以记住一个防骗终极“秘籍”,那就是轻易不转账、不掏钱,但凡做任务要你垫资、有内部渠道要你投资、有好处要你付款,或是向你索要验证码的,一定是诈骗。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