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喜看蒲坂百业兴
——山西永济农商银行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纪实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8-20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记者 霍云鹏 丁鸿雁 通讯员 赵 峰

编者按 近日,《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了由该报记者霍云鹏、丁鸿雁等采写的通讯《喜看蒲坂百业兴》,从“助力种养业,龙头舞动乡村美”“扶持旅游业,绿水青山变金山”“助推餐饮业,异地服务更温馨”3个方面介绍了永济农商银行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的好经验、好做法。

本报今日全文转载,敬请关注。

山西省永济市,古称蒲坂,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地带。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初秋时节,记者来到永济农商银行采访,在这里,处处都能感受到他们拼搏创新的企业文化和高效规范的工作氛围。

该行党委副书记、行长杜国强向我们介绍,多年来,永济农商银行坚守“草根银行”“百姓银行”的经营理念,积极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以金融为民的情怀和振兴乡村的担当,按照省市联社的部署,统一思想认识,精准对接融合,优化服务机制,着力推进信贷结构合理化调整,把信贷重点持续向乡村振兴、支农支小、乡村特色产业等方面倾斜,持续加大农业产业企业扶持力度,彻底解决了农户和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永济市现有的7家龙头企业,永济农商银行扶持了其中6家,扶持资金达13778.5万元。同时,该行坚持“抓大不放小,重心在‘三农’”的服务宗旨,结合永济市旅游业、餐饮业、种植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多策并举、多点发力,为永济市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截至今年7月底,全行仅普惠性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为26358.48万元,整村授信农户用信98983.69万元,其他个人经营性贷款160043.42万元。此外,永济农商银行也被中国金融企业文化协会授予“全国企业文化先进集体”“‘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双荣誉”称号;被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被山西省银监局授予“农村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助力种养业,龙头舞动乡村美

与一些果业大县不同,永济农业没有“一枝独大”的主导产业,其最大的特色,在于以设施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为代表的现代高效农业形态。近年来,该市以重投资、高效益、大融合为方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沿黄高效现代农业发展高地。为此,永济农商银行着力推进信贷结构合理化调整,把信贷重点持续向支农支小、乡村特色产业等方面倾斜,持续加大农业产业企业扶持力度,在信贷产品研发、信贷规模扩大、企业季节性资金投放等方面优先给予政策重点倾斜和扶持。在发展和壮大企业本身的同时,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山西永济市超人奶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超人奶业)成立于2001年,公司下设两个奶牛场、1个种植基地。公司秉承“依靠基地建设抓奶源、依托奶业巨头搞联合、依靠科技支撑求发展、综合利用资源增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谋共赢”的发展指导思想,积极打造种养一体化健康生态养殖业。该公司被确定为“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奶牛标准化示范场”和国家“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入选中国奶业“融智创优”品牌百强企业名录。

永济农商银行紧盯超人奶业这一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重点跟进,紧密对接,大力扶持,从2003年首批进口奶牛,投放企业150万元贷款开始,与企业建立了长期诚信合作关系。从每年收购饲草料做起,永济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调研分析,核实情况,报经上级部门批准,申请人民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投放该企业。同时,根据企业资金归行率、存款沉淀率及履约授信度等综合指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及时给予企业信贷支持,使流动资金增加到3279万元,在保障饲草料收购资金的基础上,也为种植户提供了便利及时的结算服务。

如今,在永济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下,超人奶业的奶牛从2012年的900多头增加到现在1900多头,年产奶从5000吨提升到现在1万吨,单产从7.5吨增加到11吨以上,所生产的生鲜牛乳质量远远超过欧盟国家收购标准。目前,企业建立两个奶牛场,任阳牛场占地面积150亩,存栏奶牛1900头,其中泌乳牛800头,日均单产40公斤,拥有标准化卧床牛舍、“2×20”并列式自动化挤奶机、TMR全混合饲料搅拌站、大型沼气工作站等设备设施,建立了计算机全程监测管理系统、日粮精准饲喂系统、奶牛健康质量控制系统。随着奶牛的增加,每年能够带动3000户农民将土地用于饲草料种植,固定工人100人,雇佣临时工3000多人次。在饲草料收购过程中可以带动2000余人次参与生产,增加农民收入2000多万元,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有了农商行的资金支持,我们老百姓心里特别踏实。”在永济市卿头镇采访时,英俊枣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张英俊高兴地对记者说。永济市英俊枣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9月,由53户社员组成。2014年,张英俊和几户农民瞄准当地日益规模化的果蔬种植,自筹资金建起了10个总储藏量1000吨的冷库,主要经营客商代办、农产品存储等业务。2016年,随着当地葡萄产业的大面积发展,原有的保鲜库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于是,他到永济农商银行卿头支行申请贷款,在详细了解情况后,支行行长兰凯凯和包片客户经理立即组织人员多次上门调查,认真了解客户资金需求,反复评估扩建冷库未来的经济效益,短短一周的时间,就为张英俊的琦瑞保鲜库授信80万元,解决了冷库扩建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今年3月,他们在走访时了解到,琦瑞保鲜库原有的80万元授信已经满足不了经营的需要,该行根据客户经营情况和守信情况,及时将琦瑞保鲜库授信额提高到200万元,彻底满足了冷库的资金需求。如今,这家冷库的储藏能力已达4500多吨,销售额5000多万元,每年能带动当地300多家农户年增收十几万元。

据记者统计,近年来,永济农商银行结合当地的传统种植优势,以打造冷库产业链为抓手,在辖区开展冷库及收购点“地毯式”全覆盖评级授信活动,全力支持葡萄、枣、桃子收购。截至2021年7月底,仅卿头支行就为19个冷库及收购点授信,授信金额达1600万元。

扶持旅游业,绿水青山变金山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一亩平,年年灾情多。”说起曾经的永济市水峪口村,65岁的村民史来成立马会说出这样的民谚。

水峪口村地处中条山脚下,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美景,然而村民们却靠山吃不上山、靠水喝不上水。直到神潭大峡谷景区和水峪口古村被开发,村民们的生活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只能依靠外出打工生活的村民,如今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而且村里人气旺了,生态环境也美了。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永济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有了金融“活水”,才滋养了“干涸”的水峪口,真正实现了一方水土能养一方人。

众所周知,文旅产业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溪域公司也遇到了这种困境。了解到溪域公司资金紧张这一情况后,该行主动出击、上门服务,并决定为其“输血”。

为切实服务好企业发展,该行结合辖内实际,破常规,巧求解,创新担保方式,采用信用、保证、抵押、质押等方式,相继研发出“民企通”“致富贷”“商户通”“粮贸通”“创业通”等多种金融产品,以满足辖内不同层面客户的需求。“抵押土地+企业担保”,永济农商银行的“民企通”为溪域公司“贷”来了3500万元。这笔钱加快了水峪口古村的建设步伐,一期、二期工程相继完工。2015年,这里的客流量达到100多万人次。同一年,央视关注了水峪口。通过央视的报道,水峪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16年,水峪口的客流量达到300多万人次,昔日荒草遍地的乱石滩变成了令人流连忘返的古村落。

“70%的村民在古村开店,有的村民年收入可达十几万元。而一些年龄大的村民就在景区从事保洁、保安工作,年收入也有3万元以上。”溪域公司负责人赵经理说,“这一切都得益于永济农商银行的可持续扶持。”截至今年5月底,永济农商银行已为溪域公司累计发放贷款2.3亿余元,持续支持景区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溪域公司,只是永济农商银行支持全域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行看好永济市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地带的区位优势和境内“一楼二寺三故里四铁牛五老峰”等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旅游先天优势,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以支持沿中条山农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为突破口,把“绿水青山”打造成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壮大了辖区旅游产业。特别是积极推广金融支持的“水峪口模式”,相继扶持了雪花山、五老峰、王官谷、尧王台、介峪口、苍龙峪、栖岩寺景区等沿中条山十余个休闲、娱乐、特色饮食、采摘体验、特色文化体验等特色旅游点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沿中条山乡村休闲旅游线路。

助推餐饮业,异地服务更温馨

永济市的餐饮业在全国赫赫有名,尤其是让人垂涎欲滴、闻名遐迩的永济饺子、永济扯面更是美食客的最爱。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当地的不少农民开始转变观念,带着家乡的手艺进入大城市开始创业。据永济市外出创业平台不完全统计,全市外出经商、从事餐饮业的人数多达6万余人,年创收约20亿元。在北京从事餐饮行业的永济人就有5000余人,在天津的永济就业人员有3000余人,在河北的永济就业人员有2000余人,并带动周边县市人员1000余人在河北沧州创业。永济农商银行瞄准这一重点客户群体,组建成立外拓营销部,积极开展外拓营销,搭建新时期农民和银行的纽带桥梁,创造了金融机构跨省营销、服务乡亲的新高度。

连续10年春节期间,永济农商银行都成立专门的服务小分队,组织专人、安排专车到附近的机场、车站免费接送返乡回家的在外务工人员。连续5年暑假期间,永济农商银行联合永济市人社局、永济市餐饮协会、永济外出饭店服务平台,开展“爱在路上”护送留守儿童活动,免费护送该市数百名留守少年儿童乘坐动车至北京、天津等地与父母团聚,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好评如潮。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天津经营餐饮的80后商户高涛是个敢想敢干的有志青年,他计划将AI餐厅形式实际应用到餐饮中。眼见饭店的生意蒸蒸日上,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公司的运营情况一下子捉襟见肘起来,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永济农商银行外拓营销部在外出实地考察时了解到该商户的实际困难后,考虑到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及良好的信誉度,立即开辟“绿色通道”,上下联动,让借款人及担保人配偶通过远程视频签字留下影像资料,使客户免于往来奔波,很快就为该商户成功办理贷款30万元,切实解决了客户高涛的燃眉之急。

据介绍,永济农商银行外拓营销部成立至今,已累计外出16次,涉足6个城市54个县(市、区),行程十余万公里;累计召开外出创业客户座谈会45场,共3200余人次参加会议;在外省召开客户见面会13场,参加人数达1700余人次;共收集客户信息14000余户。截至目前,该部已为北京、天津、河北、西安、太原等地的餐饮业者评信500余户、授信额度上亿元;为435户创业人员办理“晋享e付”结算收单产品,吸引数10亿元资金“回笼家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永济农商银行坚守初心,不忘根本,扎根“三农”,服务主业,以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全力以赴扶持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及农业产业重点企业,带动了一大批特色产业的发展,帮助广大农户实现了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梦想。不仅如此,该行也为当地打造标准化、产业化循环农业产业生态链赋予了更多的金融力量,成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坚强后盾和有力支撑。

当我们结束了对永济农商银行的采访,即将离开永济的时候,永济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峰自信满满地对记者说:“乡村振兴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用省、市联社党委决策部署统一全行员工思想和行动,同心同向同力,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推动永济农商银行‘重建重塑’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和成效。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强身健体,持续夯实发展根基,以全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努力蹚出转型发展的新路,为地方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