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三真书记”陈水朝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8-18

记者 杨红义 张晓丽

从产业发展到基础设施建设样样新潮,真叫一个“嗨”;急难险重总是身先士卒,真叫一个“抢”;为村集体慷慨解囊,累计捐助3400万余元,真叫一个“舍”……

这个群众眼里的“三真书记”,就是2021年度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万荣县南张乡东苏冯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水朝。

真“嗨”

夜幕降临,在东苏冯村“梦之苑”广场上,由两根裸眼3D灯柱、3块巨幅幕布以及舞台上方数不清的光束灯构成的灯光秀盛大开启,吸引着八方来客。

借助前卫新潮的科技手段发展乡村旅游,陈水朝匠心独运,让东苏冯村率先“嗨”起来。

从村里的“明德巷”往南走,一个别具一格的小游园映入眼帘。在这里,紫色铁架下挂着的白色塑料环形秋千和白色跷跷板,令人不禁心生疑惑。

“这是村里发展夜经济的儿童游乐设施。这些器材采用荧光剂装备,一到晚上就会发光。”陈水朝介绍说,“你看那两个小孩正在玩的水幕秋千,秋千上方的装置可以喷水,夏天晚上在这里荡秋千,非常凉快。”

荧光儿童游乐园西边不远处,一个外形似城堡的彩色建筑美轮美奂,这是村里的幼儿园。园里,造型优美的雪松、冬青等苗木绿意盎然,大型滑梯、秋千等游乐设施样样齐全。穿过海洋和动物世界彩绘墙,步入教学楼,橡皮泥彩虹、剪纸等学生手作令人目不暇接,开放式教室、实木桌椅小凳、儿童专用盥洗池、抽水式小马桶等硬件设施,与城里的幼儿园相比毫不逊色。

“城乡一体化,农民的娃也是娃。”陈水朝一句话,道出了自己在2011年捐建幼儿园和小学教学楼的初衷。据悉,东苏冯村幼儿园目前共有学生160名,村里的寄宿制小学也有本村及周边学生180名。由于设施一流、生源充裕,今年撤点并校,东苏冯村被格外“开恩”,得以保留。

“要干,就要最嗨”,陈水朝经手的工作,全是“最高标准”。走在东苏冯村,宽达6米的柏油路,数米高的雪松、法桐,一人高的桂树和高杆月季,到膝盖处的红叶石楠等各种稀有灌木……错落有致的立体式绿化,“冬天有绿,夏天有香,常年有花”。早在2009年,东苏冯村规划绿化美化之初,陈水朝就坚持最高标准,远赴河南省南阳市,给村里挑选了雪松、银杏、法桐等苗木。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时,又“提档升级”苗木品种,把冬青更换为高杆月季、桂花、红叶石楠等。2019年12月,东苏冯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

在万荣县干部群众眼里,东苏冯村的“过人之处”不胜枚举:在全县,首家创建污水净化处理厂,变雨污水为一级水;第一家完成村级电视光缆入户;第一家实现全部弱电入地……

真“抢”

曾经基础落后、产业单一、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东苏冯村,是如何走出低谷突出重围的?乡亲们说,全靠陈水朝事事抢先、处处带头。

2018年,见多识广的陈水朝在该村新农村建设动员会上提出,要“高标准”建设村容村貌,按照6米的宽度,对村里主巷道最大限度予以扩宽改造。然而,由于拆迁范围大,涉及很多人的宅基地利益,村民几乎无人响应。见此情形,陈水朝果断行动,抢先一步拆了自己的院墙。党员干部群众纷纷效仿,拆迁改造一举成功!

“那年,村里盖舞台,陈书记带头捐款25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也先后自发捐款88万余元。到第二年,一个崭新的舞台就盖成了。”村民孙建臣回忆说,“陈书记带好头,啥事都不愁!”

陈水朝就是这样,抢着干,没日没夜地干,不要命地干。

党员许文定记得,2018年11月的一个晚上,村里巷道正进行硬化前的铺底油作业。为保证硬化质量,陈水朝带着村里30余名党员披星戴月,逐街逐巷监工把关,直到第二天工程保质保量完工,才放心回家休息。

村民孙建臣记得,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陈水朝带着全村党员,自掏腰包购回蔬菜,按量按需发放到每家大门口。每天晚上,他坚持深入村民家中,宣传防疫知识和措施。“村口、巷口都有监控,共有近70个。当时,陈书记日夜守在监控器前,凌晨两点前没休息过。”孙建臣说,“后来,他还出资100多万元采购苹果,送到了武汉。”

真“舍”

“这些被风刮破、刮倒的塑料布和支架全部换掉,花多少钱我来付。”今年5月22日,站在田间地头,看着前一晚被大风吹得东倒西歪的葡萄大棚,陈水朝仔细叮嘱村组干部。

发生寒流的那天晚上,陈水朝不在村里,由于担心村里大棚受损,他一夜都没睡好觉,第二天一早便打电话询问情况。得知部分村民大棚受灾后,他立刻赶回村里,挨家挨户调查灾情,并自掏腰包,给每个受损大棚补贴5000元,让农户们重建新棚。结果,不到一周的时间,东苏冯村25户37个受灾大棚焕然一新。邻村不知情的群众非常好奇:“上头救灾款,来的这样快吗?”回答是:“这是我们村书记自己的钱”……

真心、舍得,陈水朝把每位村民都当成亲人。他出资4万元,帮助68岁的孤寡老人许金荣修缮房屋;他带头捐助并多次组织村民义务捐款,帮助村民许苏善渡过难关,并为其专设一个村保洁员岗位,每月发放1500元工资……

为了村集体,作为企业家的陈水朝,搭上了太多的时间、太多的精力、太多的真金白银。

为带动村民致富,让村集体经济破零,去年,陈水朝筹集资金1000万余元,新建一座5000吨仓储冷库。他跟村里约定,冷库的经营收入归村集体所有。冷库自运行以来,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百余人就业,村民增加收入达150万余元,村集体增加收入50万余元。

捐资100多万元,打了4眼深井,铺设1万多米灌管,全村3000多亩旱地变水田;出资1000多万元,建设村小学教学楼和标准化村级幼儿园,率先安装中央空调,配备了校车……20多年来,陈水朝先后捐助3400多万元,将过去一个“穷吵吵”的贫穷村发展为入户有油路、排水有管网、产业有大棚、交易有市场、服务有配套、文化有亮点、绿化有特色、养老有保障的美丽乡村、文化名村。

“谁让咱生在东苏冯,长在东苏冯?”面对一些疑问,陈水朝常说,“舍得一身剐,要把乡亲扶上马。”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