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8-16
《中国好声音》在今年暑期再度与观众见面。十年间,歌唱选秀类综艺节目由盛转衰,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在近几年都有点江郎才尽的味道,而《中国好声音》凭借强大的导师阵容,始终在同类节目中占据着舆论关注的焦点。
新近开播的好声音迎来10岁生日,从目前播出的两期节目可以看出,无论是歌手还是导师都在极力强调“情怀”,而参选歌手们真正的实力,目前尚未比十年间的任何一季显得惊艳。
在十周年之际,好声音再度回归,开启了全新的“4+4”导师模式,即4位导师联合4位导师助教。这种模式是好声音第十年的一个革新,呈现出不同时代的交融碰撞。这一季《中国好声音》尽管首播恰逢奥运会,但由那英、汪峰、李荣浩和李克勤组成的导师阵容,仍旧成功登上热搜,成为不少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时,由吉克隽逸、吴莫愁、张碧晨和黄霄雲4位好声音走出的歌手组成的助教团队,也为“十年纪念”的人气预热提供了加持。
不可回避的一点是,好声音舞台在近几年一直遭遇“导师高光、歌手缺乏存在感”的状况,不少观众因为导师才追看节目,歌手的表现不论是否优异,在节目播出后不久,都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十周年的舞台也是如此,在开播后的两期节目中,有的歌手舞台表现当场被指像周深或者某某学员,导师们有时也会特意强调这种相似性,并以此突出节目十年的“情怀”,但或许观众在这些年多如牛毛的选秀节目中已经被吊高了胃口,而本季歌手在表现力以及舞台感染力等方面,虽然偶有亮点,但关注度与话题度均无法与多年前的盛况相提并论。目前播出的节目中,无论是原创还是翻唱,仅仅依靠声线、编曲或者不够丰富的舞台呈现,都难以激发大部分观众的热情。
在十年的时间里,歌唱类的选秀节目就算整体水平没有倒退,但在观众普遍提高了的欣赏水准面前,终究还是要以实力来服人,“过耳难忘”才能抓住观众进而带动整个市场循环。观众对歌手综合素质与表现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这一季好声音节目中的抢人大战不断升温,人们期待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歌手实力亮相。
(《珠江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