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8-09

“城市建设水平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治理理念、市民素质,要坚持不懈抓下去。”

面对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的殷殷嘱托,一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需求,科学规划、攻坚克难,中心城区各个角落发生了诸多可喜变化,如春雨般细密无声、点滴润物,更新着城市的风貌、滋润着群众的心田。

电梯·天桥——

让城市更便利

今年以来,地税花园小区的活动广场比往年热闹了许多,多了不少老年人和小朋友的身影。

57岁的樊阿姨住在6楼,因腿脚不方便,以前她经常和孙子待在家里,很少下楼。“现在好了,自从装了电梯,可以随时推着车子带孙子出去玩,真是方便多了!”樊阿姨感慨道,小区与她情况类似的老年人不在少数,现在有了电梯,大家可以经常下楼走走,心情比之前好多了。

去年,我市在御沁园、地税花园、紫薇香河湾等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37部。今年,全市计划实施96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48个已开工建设,加装电梯36部。目前,21部电梯加装正在施工,15部正在办理手续。

“以前没有人行天桥,每天上下学都会产生交通拥堵的情况,家长最担心孩子的安全。”家住人民路学校附近的刘女士说,自家门口人行天桥建好后,孩子上下学她放心多了。

去年,我市在中心城区学校、公园广场、商圈附近,新建6座人行天桥,让市区的交通从平面走向立体,保障了行人通行安全,提升了车辆通行效率,有效缓解了城市人车通行矛盾。据悉,今年我市还将在中心城区人民路眼科医院、解放路示范学校、韩信路御景华庭附近新建3座人行天桥。

这些精心选址和设计、坐落在城市主要街道的人行天桥,支撑起市民满满的安全感。

盬街·公园——

让城市更宜居

“五一”期间,位于中心城区凤凰南路的盬街游人如织、日日爆满,成为市民竞相追捧的打卡热地和朋友圈里的霸屏“网红”。

“看的、吃的、玩的、用的都有,满足全家老少需求”

“运城也有了自己的‘王府井’‘南京路’,档次一下子提高了”

……

晋南特色建筑、文化雕塑、特色美食、文艺表演、激光秀……丰富多元的体验,让广大游客深觉不虚此行。

一条集池盐文化、关公文化、德孝文化和旅游观光、商业购物于一体的步行街,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向世界打开了一扇感受五千年古老文明、了解运城蓬勃发展的新窗口。

据悉,借助周家坡、鼓楼二期棚户区改造,今年我市还将分别在这两个片区重点打造两条特色街区,进一步丰富市民生活方式,提升城市品位。

同样是在“五一”,中心城区东部的禹都公园也迎来了“高光时刻”。假日里,禹都公园每天都被络绎不绝的车辆包围着,众多市民和游客在这里休闲娱乐,共享美好生活。    

今年4月底,禹都公园以“盐运之船”“沙滩游玩”“活力地球”“秋千王国”为主题的4个儿童乐园建成并向市民免费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关掉电视、放下手机,一家人走向户外,在更健康的娱乐活动中收获久违的快乐。

驿站·书房——

让城市更文明

“今年街上出现了好多爱心驿站,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可以去里面喝水,真挺好。”市民张婧带孩子在南风广场购物,爱心驿站及时解决了她的小问题。“以前遇到下雨天、高温天,没地方挡雨、遮阳。现在好了,爱心驿站不光可以避雨、乘凉,还配备了报刊、工具箱、医疗药品等,真暖心!”张婧高兴地说。

目前,全市共建有爱心驿站84个,在公园、广场、街道均有分布。爱心驿站是为市民和户外劳动者提供临时休息服务的公共场所,让大家渴了有地方喝水,累了有地方歇脚,部分爱心驿站还配备了母婴室,解决了宝妈们在外喂奶的尴尬。

据悉,中心城区12座正在抓紧建设和改造的“河东驿站”,今年年底前将全部投入使用。

“我喜欢在这里看书,宽敞明亮、整洁安静,书目种类多,工作人员服务也很周到……”作为盐湖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河东书房的常客,市委党校工作人员姚梦佳对河东书房赞不绝口。

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投用河东书房•党群馆、河东书房•岚山根运城印象馆、河东书房•北城街道馆、河东书房•印象南湖馆等10个“河东书房”,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舒适的阅读服务。

“河东书房”提供图书借阅、报刊阅览、数字资源免费开放服务,内容涵盖党政读物、中华经典、儿童图书、学术专著等。书房采取智慧化管理,一处办证就可以在多个“河东书房”自助借阅、通借通还。

不仅如此,书房还会根据服务区域绝大多数居民的工作特点、文化层次、借阅需求等,组织开展文化沙龙、图书分享、小型讲座等相关读书活动,充分发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力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效益。

从加装电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到打造盬街丰富城市业态,再到建设河东书房提升城市品位,正是我市一以贯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城市为人民工作理念的生动实践。而洋溢在市民脸上的笑容,正是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梦想照进这座城市的生动注脚。(记者 张 越 郭 华)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