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截至6月底,“五抓一优一促”工作6个方面89项年度目标任务中, 8项目标任务已完成,21项目标任务超序时进度,60项目标任务正常推进——

“主抓手”抓出优答卷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8-02

记者 刘晓瑞 通讯员 李 杨

上半年,我市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围绕省委、省政府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要求,全力用好市委“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担当,加快任务推进。截至6月底,“五抓一优一促”各项工作推进顺利,成效显著,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7月30日,山西省众远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正在夏县白沙河1号大桥上测量、加固桥梁。    特约摄影 张秀峰 摄

招商引资结硕果

12项年度目标任务中,2项超序时进度,10项正常推进

市招投中心深入谋划全年招商工作,研究出台《运城市招商引资“十四五”规划》《运城市产业招商图谱》《运城市2021年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借力招商、精准招商、平台招商、“走出去、请进来”招商等方式多措并举,上半年完成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15个,总投资2261.56亿元,完成市定年度目标任务3000亿元的75.4%,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签约项目占比64.8%,当年签约项目开工率达74.9%。

市发改委不断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四库”常态化、信息化管理向纵深推进。截至6月底,全市谋划库项目8711个,总投资5.9万亿元,超出年初目标任务5万亿元18个百分点;全市储备项目2537个,总投资6204.3亿元,超出年初目标任务4000亿元55.1个百分点;全市建设库项目2223个,总投资3748.9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91.1亿元,是年度建设库投资任务714.7亿元的1.25倍。

7月29日,在河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上,车辆沿着水平路面匀速行驶。    特约摄影 史甜甜 摄

市场主体活力增强

25项年度目标任务中,2项已完成,9项超序时进度,14项正常推进

市工信局坚持常态化入企服务,收集企业困难问题835个,办结企业困难问题342项,办结率达68%;不断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不断加强“双创”基地建设工作。上半年,全市各类企业稳健运行,规上企业净增约142户。百亿级企业营收增长均在20%以上,山西建龙、高义钢铁营收已超100亿元,宏达钢铁、阳光焦化营收超50亿元,北方铜业、中铝山西新材料营收超35亿元,全年营收有望达到100亿元;十亿级企业中,至信宝能、华晟能源、天地和金属3家企业营收均超10亿元,山西利昇原营收已超7亿元,中磁科技、腾晖煤业营收已超5亿元。

市商务局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培育增加7家进出口实绩企业,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家的70%。

市文旅局全力推进文旅领域建设项目。上半年,由市文旅局负责牵头推进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5亿元,完成任务过半。

市市场监管局研究出台奖励方案,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创办中小微企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30543户,完成目标任务54240户的56.3%;持续加大认证支持力度,上半年全市企业获得各类认证证书2670张,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持续加大商标专利申请的指导力度,上半年商标申请达5092件,注册4143件,总量持续保持在3万件以上。

市金融办认真开展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培育工作,重点培育16家上市挂牌“金种子”企业,全市列入全省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企业达201家。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10项年度目标任务中,1项已完成,2项超序时进度,7项正常推进

市工信局强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工业企业深度融合,上半年全市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企业21家,总数达到54家,全省排名第一;组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到我市深入调研,初步确定20户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企业。

市科技局服务落地6项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组织10余家企业和机构申报省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充分发挥科技大市场、清控创新基地作用,组织举办培训活动13场,组织高校专家入企服务27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上半年,全市单体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工380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6.7亿元,同比增长27.2%,增速全省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69.6亿元,增长13.4%;服务业增加值完成435.6亿元,增长11.1%。

项目加速达产达效

11项年度目标任务中,1项已完成,2项超序时进度,8项正常推进

市工信局全力推动工业项目投产达效。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累计完成166.2亿元,全省第二;同比增长29.1%,全省第二。制造业完成投资131亿元,增长58.3%,总量全省第一。

市发改委不断深入推进项目管理、项目服务工作。“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活动持续开展,现场服务项目71个,现场服务项目129人次,现场服务项目累计36天,解决问题45个;争取资金成效明显,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省级资金共计4.09亿元,落实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配额16.05亿元。

“五个一”项目工作机制推进成效显著:市招投中心组织“一季一签约”项目集中签约仪式5次,签约项目96个;市发改委组织“一季一开工”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共4批次,集中开工609个项目;组织“一季一观摩”集中观摩2次,一季度分两批共观摩46个项目,7月22日组织二季度集中观摩42个项目;组织“一季一考核、一季一通报”集中考核、集中通报各2次。

省级重点工程建设工作扎实推进。2021年省级重点工程共51项,总投资规模52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1.9亿元,1月—6月累计完成投资48.9亿元,占2021年年度计划投资的59.7%,超序时进度推进。省级重点工程数量排全省前三名。

人才引育夯实智力支撑

20项年度目标任务中,4项已完成,1项超序时进度,15项正常推进

市人社局强力推进人才引进工作,协调7个工作组奔赴20余所高校招引人才,组织836人参加笔试考试,目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已基本进入尾声;扎实开展技能培训工作,通过不同方式、途径,完成专业技术人员培训45142人次;持续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开展现场招聘会49场、网络招聘会138场,分别提供就业岗位50406个、28815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817人。

市工商联大力推进“运才兴运”计划,召开了“运才兴运”筹备大会以及“运才兴运”专项行动专题会,确定十大招商基地的负责人员,摸底录入“运才兴运”人员6300人。

市科协积极营造创新生态氛围,上半年组织举办科普宣传活动3次;组建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学会服务站,第二家服务站正在与省专家沟通;成功举办“众心向党、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1年运城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11项年度目标任务中,5项超序时进度,6项正常推进

市纪委监委持续推进“一企一档”工作,护航企业发展,今年以来累计发现并解决制约企业经营和项目落地投产达效困难、问题35个;今年累计举办“向人民汇报”和“问政河东——直击项目建设问题专场电视问政”两场电视问政活动,展示我市新作为、新成就、新变化,监督加快项目建设推进,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市委宣传部围绕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开设专题专栏,实时巡礼式报道,深度挖掘跟进报道重点项目,不断加强宣传报道力度。

市行政审批局不断优化商事登记服务,上线“企业开办全程网办”平台,实现多个事项一次性办理,推出“延时服务”,在市政务大厅实现企业开办一天办结、零成本,免费为新办企业刻制四枚印章;不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办理“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4种改革方式累计总量5451件,惠及企业4889户;不断扩大“多证合一”范围,按照“能合尽合、能简尽简”的原则,在“多证合一”的基础上,再将14项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行“三十证合一”。依托全省“多证合一”信息共享平台,打通部门间信息渠道,形成“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核发一照、信息共享”办理模式;不断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对全市39家单位328项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和行政给付事项进行了联合审查清理,梳理出证明事项148项;不断提高涉企事项网办率,全力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共录入事项545项,三级以上网办率达到99.7%,四级网办率达到86.4%。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