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6-30
党组织能否在非公企业有所作为?
中共大运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以下简称大运党委)给出了答案:能。施行“一圆五星”党建工作法,在强化中国共产党这一圆心的基础上,激活“定盘星”“满天星”“先锋星”“创新星”“活力星”这“五星”,将党建工作全面融入行政架构、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生产经营、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互融共进。
6月28日,首都北京,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大运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铆定思想力,打造同心圆
问题:非公企业党组织没有地位,缺乏话语权。
对策:坚持党的引领,不断强化价值认同。大运党委成立于2010年6月,现有党员300余名,下设8个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30余名。多年来,该党委创新采取集中讲座、实地走访、会议研讨、知识竞赛等形式,系统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大运集团,企业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要听党话、跟党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企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自觉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同时,强化红色阵地,持续提升党建宣传引导力、战斗力。去年,新增党群活动室2个,布置党建文化墙3个,工作一线悬挂优秀党员宣传牌26个,厂区悬挂党建宣传标语100多个,在公司公共场所,醒目张贴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宣传展板6块,营造了浓厚的党建氛围,被省工商联授予“党建示范党组织”荣誉称号。
成果:“主旋律”奏响了“最强音”,“同心圆”形成了“向心力”。多年来,在大运集团内,党员教育管理与企业人才培养紧密融合,党内活动开展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融合,党的文化弘扬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融合,在项目建设、技术攻关、降本增效等重点工作上到处活跃着党员的身影,党建与发展成为荣辱与共的同心圆。
走在大运集团的厂区内,随处可见红色标语、红色阵地,经常能听到讲党课、唱革命歌曲的声音,更能深切感受到“党建服务发展,发展巩固党建”的浓厚氛围。
组织“双融入”,有了“定盘星”
问题:非公企业以生产经营为核心,行政一班人,党委一班人,各唱各的调,各走各的路。
对策1:组织融,党建与行政双向任职,培养多面党务队伍。党的组织体系与企业行政架构紧密融合,董事会成员担任党委委员,党委委员参与董事会决策,始终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创新发展全过程。党委30余名党务干部全部由公司技术骨干及中层以上干部兼任,充分发挥党建在企业的政治引领作用,确保企业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做到企业发展与党的政策同向。
对策2:目标融,党建与发展目标统一,组织引领形成向心力。董事长远勤山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拨出专款兴建党员活动阵地,坚持每年划拨专项经费开展党建工作,并多次积极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同时,大力支持党委参与公司决策、党员参与公司管理,努力做到党建目标指向与企业发展方向紧密融合,用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成果:十多年来,大运党建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强化精益生产、人才培养、优质服务管理,擦亮大运名牌质量底色;坚持“三个一线”原则,党员站在产品创新一线、高质量生产一线、品牌营销一线,在关键岗位攻营拔寨。在党建红色动能助力下,大运不畏强手、勇于挑战,一路披荆斩棘,连续12年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产值从几亿元上升到200多亿元。
职工“双培养”,形成“满天星”
问题:业务骨干不是党员,无权参加党内活动;党员不是业务骨干,在专业技术上没有号召力。
对策1:实施“双培养”工程,坚持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共产党员,把共产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党委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先后把118名骨干员工发展为党员,把89名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和技术管理骨干。
成果:销售骨干李云广被培养成共产党员,主导完成几项降本增效控制方案,为公司降低成本670万余元,现任大运九州集团党委委员、新能源党支部书记、乘用车事业部生产副总经理。党员张彦明2012年进入公司后,被培养成冲焊车架部副经理,带领4名党员成立项目改善小组,为公司每年节省原材料100万余元。目前,全公司1100余名技术骨干中共产党员占30%以上,200余名管理骨干中共产党员占40%左右,党员已成为推动大运集团发展的中流砥柱。
对策2:每年开展“师带徒”结对帮扶活动,引导全体员工自觉传承工匠精神。党委牵头,公司制定一系列“师带徒”规定。新员工报到后,专门指定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来帮扶他们,签订“师带徒”合同,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快速融入到企业生产生活当中。
成果:自2012年以来,企业共签订“师带徒”合同268份,获得“师带徒”创新成果350余项,累计培养了25个工程师780余名技术工人。“师徒关系有契约、研究问题传真经、传授技术手把手、优秀师徒受表彰”,已经成为大运党建响亮的品牌。
实行“双指标”,锻造“先锋星”
问题:支部和党员的自身建设都没有具体的指标,“堡垒”无影无踪,“先锋”无从谈起。
对策1:对支部,以“双强六好”为标准,坚持把党旗插在项目上,把支部建在产业上,把党员放在一线,努力实现“党建强、发展强”“生产经营好、企业文化好、劳动关系好、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社会评价好”。
对策2:对党员,“三四标准”树标兵,即“四个承诺”,庄严承诺失误不在我这里出现、工作不在我这里延误、违纪不在我这里发生、形象不在我这里受损;“四个表率”,本职工作作表率、生活作风作表率、日常行为作表率、执行力作表率;“四个创优”,管理创优、技术创优、业绩创优、人才创优。
成果:在开展新能源乘用车研发项目、集团一体化网络信息管理平台等重要项目过程中,高层党员领导担任项目负责人,高效高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在重卡、新能源、机车、房产等主要板块业务和产业上分别建立党支部,并根据业务内容、工作地点、科室、楼层等科学划分党小组,做到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科室党员全覆盖,形成“党建统领产业,产业强化党建”的模式。
研发系统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攻克了VCU和三电控制策略核心技术,使电动车控制技术和续航里程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掌握了氢燃料电池匹配关键技术,对轻卡和重卡设计开发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2020年度山西省“先进基层党支部”荣誉称号。生产系统党支部、销售公司党支部、行政联合党支部……真可谓先进就在我身边,比学赶超有榜样。
业绩“双考核”,培养“创新星”
问题:党组织和党员年终评优,没有具体的标准,评谁不评谁全凭印象好坏。
对策1:建立奖惩机制,引导支部设立挑战性年度创新工作目标,从量和质上进行全面细致考核。要求各支部围绕生产经营,提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年度工作目标,分解任务、层层传导,把任务压到每位党员肩上,啃最硬的骨头,挑最重的担子。采取任务清单、追踪督导、定期考核、季度通报、谈心谈话等方式,引导党员自觉把政治责任转化为工作业绩,通过奖惩机制激发党员工作积极性,有效提升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
对策2:组建“大运创新工作室”,激发全员创新活力。2020年2月,党委联合工会,选拔技术研发、生产工艺等各部门精兵能将组建了“大运创新工作室”,创新团队包含工程师5人,助理工程师3人,高级技师1人,技师1人,共计10人。创新工作室成立之初,党委明确提出“哪里不安全,哪里效率低,哪里成本高,哪里质量无保证,哪里就有我们共产党员的身影”的号召,广大党员同志积极响应,冲锋一线,带头攻关。
成果:截至2020年12月底,共立项201项,完成项目攻关200项。其中党小组带头参与163项,占比81.5%。在创新实践中,各位党员聚焦生产难点,攻克技术瓶颈,主导完成改善创新141项,占比70.5%,充分发挥了党建示范引领作用。
大运还经常以提案形式集纳众智,周例会党建生产双部署,质量月常抓常新,让创新形成生产力,让创新者拥有荣誉感和获得感。
活动“双规范”,激发“活力星”
问题:党建活动形式单一,不是太吸引人。
对策:党日活动规范化,教育活动经常化。
——主题党日塑灵魂。扎实开展“6+”主题党日活动,做实6个规定动作,常态化组织党员前往陕西富平、梁家河、延安,以及我市上义村等地,参观习仲勋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还经常性开展“高考学子送清凉”、慰问退役军人、福利院儿童等公益活动。
——党群联动聚人心。党委总协调,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组织配合,经常开展篮球、跳绳等体育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同时,大力开展无偿献血、疫情捐款、公益理发、公益体检、配发消费券、慰问一线员工等活动,把日常关爱送到职工最需要的地方。
——书记接待解民忧。为了进一步贴近职工、服务职工、团结职工,大运党委将每月第二周周二设为员工接待日,安排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等班子成员轮流值岗,畅通职工反映问题渠道,认真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并在5个工作日内给予满意答复。同时,增设书记信箱,进一步掌握实情,协调解决职工提出的问题。2020年以来,职工共提出十余条意见和建议,目前已全部采纳或解决,有效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
——“五个必访”暖人心。即员工生活困难必访,员工工作困难必访,员工家庭困难必访,员工生病住院必访,员工情绪不稳定必访。在2020年四季度党委班子基层走访过程中,员工反映冬天洗碗时水有点凉,党委书记当即安排后勤保障人员在公司生活区全部加装空气能热水器,保证24小时热水供应。此外,党委安排工会主动为支援新能源生产一线的员工免费发放冬季棉服,改善伙食、增加营养。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开展精准扶贫,与平陆县多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先后吸纳下岗再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5000余人;捐资1.2亿元,为运城市建设大运幼儿园、大运小学、大运初中,助力教育事业发展;捐赠上万辆三轮摩托车,助力农村脱贫致富,生动诠释了大运集团回报社会的初心和使命。
远勤山认为,对职工身边大事小情的关注,体现着企业的人文关怀,营造出的大家庭的归属感,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激发了员工持久的活力,持续提升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后记: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使大运集团党建工作理论学习有阵地、活动形式有创新,党员考核有效果、降本增效出成绩,党委说话有人听、党在企业有地位。近年来,大运党委分别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双强六好省级示范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这充分证明了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正确发展方向;党建抓牢了就是影响力,党建抓实了就是生产力。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