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法制>

“淬火”蜕变

——我市政法单位深入开展查纠整改工作纪实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6-02

记者 张君蓉

查纠整改环节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中心环节,自查自纠、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是这个环节的“硬核任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转入查纠整改环节以来,我市各级政法单位压实责任,精心谋划,严密组织,在深化思想发动、抓实自查自纠、强化组织查处、聚力专项整治上下功夫见真章,推进查纠整改走深走细、取得实效。

“一把手”扛牢第一责任

政法队伍是执法之公器、司法之利器,肩负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

在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过程中,我市将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市委书记丁小强先后主持召开2次市委常委会会议、6次领导小组会议、16次碰头会,作出批示53条,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文华统筹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推动设立综合协调、文秘简报、线索工作、顽瘴痼疾整治、舆论宣传、案件评查、扫黑除恶协调7个专项小组,建立工作例会、请示报告、信息报送、对口联系等工作机制,推动教育整顿蹄疾步稳、高效开展。市县两级党委政法委、政法单位均成立了自查自纠和专项整治工作机构,形成了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不仅如此,我市在进入查纠整改阶段之初就充分释放“自查从宽、被查从严”的强烈信号,讲清政策,告诫全体政法干警积极主动交代问题。

全市公安机关“一把手”开展廉政辅导、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宣讲53场次,帮助民警算清算好政治账、经济账、社会账、家庭账、亲情账、就业账和自由账“七笔账”,引导民警清醒认识自查自纠的重要性、紧迫性。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派出所所长暨查纠整改工作推进会,分析通报各县(市、区)涉黑涉恶组织、“黄赌毒”案件分布情况,提醒对照自查,动员珍惜机会。通过廉政辅导和政策宣讲,一些存在侥幸心理、过关交差、熬时间的错误认识得到纠正。

市县两级检察院党组紧扣直接责任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查纠整改各项工作。两级检察院“一把手”在广泛开展学习教育和政策宣讲基础上,带着问题线索开展谈心谈话,促使干警主动向组织说明问题、主动投案。

市中级人民法院“一把手”对查纠整改工作进行了思想再动员和再部署,层层压实政治责任,开展多轮谈心谈话,拟定针对性谈话提纲,对177名重要岗位、重点人员进行了逐人谈心谈话,引导干警珍惜最后机会,争取从宽处理。同时,还与基层法院院长逐人进行谈心谈话。通过逐轮谈话着重解决不如实报告和避重就轻问题,推进自查自纠走深走实。

司法行政系统“一把手”坚决扛起“一把手”第一责任,狠抓查纠整改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建立实施包联督查机制,市局班子成员深入一线督导县(市、区)司法局、基层司法所队伍教育整顿和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倒逼基层单位加压加力推动查纠整改高标准、快节奏、紧运行。同时,对全系统教育整顿实施周调度制度,形成“部署—落实—督促—检查”的闭环责任体系,确保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聚焦顽疾找病灶

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违规经商办企业和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规从事经营活动,违规参股借贷,违规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法官检察官离任后违规从事律师职业、充当司法掮客等“六大顽瘴痼疾”是查纠整改阶段集中整治的重点内容。

市县两级政法单位聚焦“六大顽瘴痼疾”,细化重要事项对照自查,“一人一表一报告”如实填写个人问题。

公安机关对民警自查情况建立“一人一卡”,逐人逐项梳理问题,建立问题台账。针对自查中梳理出的问题,组织人员进行逐一甄别,能立即整改的马上整改,需要核查处置的,分类汇总问题,交由各工作专班分类开展专项整治。

市县两级检察院先后开展两轮自查填报,而后通过网上填报执行“三个规定”等重大事项系统进行线索识别,完成对检察人员违纪违法办案行为发生在2018年以后所有案件的倒查工作,深挖彻查违反“三个规定”及其他顽瘴痼疾的问题线索情况。同时,自选开展两项顽瘴痼疾整治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诉慎押”的司法理念,扎实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

全市法院系统加强顽瘴痼疾整治专班力量,对涉及“六大顽瘴痼疾”的问题建立了台账,由机关纪委和监察处组织逐人逐项谈话核查。针对沉疴积弊,市中院把查纠整改与建章立制相结合,力求从源头治理。5月19日,该院党组会研究了2021年度全市法院审判、执行、诉服质效约束性指标和市中院审判质效约束性指标,进一步明确审执质效目标任务;出台了《关于类案和关联案件检索的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约束法官自由裁量权。

全市司法行政机关细化涵盖社区矫正、公证等重要事项的11类47种自查填报内容,主要涉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制约严格公正执法司法的堵点,找准病灶开展自查自纠;督促检点全体干部职工四轮次填写自查事项报告表;组织全员签订廉政承诺书、队伍教育整顿承诺书、不违规利用岗位职权谋取利益承诺书、严格执行“三个规定”承诺书等,推动认识再提高、要求再明确、责任再压实。

组织查处“动真格”

全市公安机关彻查深挖违纪违法线索,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举报线索核查、涉黑涉恶案件线索倒查、重点案件评查、涉法涉诉案件清查、智能化数据排查5个工作专班,由局领导牵头,采用提级审核、交叉评查方式,开展地毯式核查清查,确保不漏一案、不漏一人。强化举报线索核查,全力做好问题线索收集登记、分析研判、分类处理等工作;强化涉黑涉恶案件线索倒查;强化重点案件评查,抽调全市法制专业力量,对省厅方案确定的五类案件进行交叉评查;强化涉法涉诉案件清查;强化智能化数据排查,通过自查和大数据排查,发现民警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参股借贷,家属违规从事经营性活动线索,一查到底。

市检察机关及时核查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十一驻点指导组、市教整办和该院受理涉法涉诉问题线索,并对2018年以来的116条涉黑涉恶保护伞及腐败线索进行倒查。同时,推进重点案件交叉评查,采取跨县区与本院交叉评查结合、线上评查与线下阅卷结合、自行评查与对下督导结合“三结合”方式,组建50余个评查组,对2018年以来的2385件“五类”重点案件开展评查工作,对出现问题较多的检察官开展谈心谈话,并计划与业绩考评相挂钩,倒逼检察官主体责任。

市中院扩大重点案件评查范围,抽组骨干力量成立职务犯罪案件评查组和涉黄、赌、毒犯罪案件评查组,对2019年以来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50件、“黄赌毒”犯罪案件156件展开评查,均建立了台账,倒排工期,本月底前全部完成。领导包案督办,复查涉诉信访案件,同时加强对基层法院信访清查工作指导。在此基础上,加快线索核查与政策兑现。各工作专班结合“七查”工作要求,均建立了工作台账,对后续工作以5天为一个节点倒排工期,明确责任,限期完成。

司法行政系统一是对2018年以来在册的社区矫正对象案件6167件进行了全面查摆。二是组织开展重点案件排查整改。各县(市、区)对2018年以来重点案件242件开展集中评查。三是组织开展社区矫正重点案件提级交叉评查。采取一案一卷宗的方法,对评查出的问题采取现场交流分析、梳理建立清单、下发整改通知等方式进行整改。四是严格智能化数据排查,严格经商办企业数据排查、严格社区矫正对象数据排查。同时,严格法律服务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狠抓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对全市66家律师事务所2018年以来已办结的诉讼、非诉讼案卷进行集中评查;狠抓公证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集中评查2018年以来办结的重点公证案卷320份;狠抓司法鉴定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集中评查2018年以来办结的361份重点司法鉴定案卷。

当前,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查纠整改环节各项工作正在全力推进,通过横向联动、查实找准问题症结,纵向联动、分门别类建立台账,部门联动、开展智能化排查,全力整治六大顽瘴痼疾,确保政法队伍风清气正。

用群众是否满意来检验

全市各政法单位坚持边查边改,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真正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转化为保稳定、促和谐的实效,有力提升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市委政法委推出全面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落实政法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转型发展40条措施、全科网格建设、雪亮工程建设5类12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

全市公安机关陆续推出“运城公安倾力为民办好10件实事”、交通管理便民利民10项措施、出入境证件办理“十好服务”等30项便民利民措施。

全市检察系统推出一站式便民服务、护航民营企业发展、保护英烈设施、开展司法救助、支持农民工起诉等10项便民利民措施。

全市法院系统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立案诉讼10项、人民法庭6项、执行工作8项共3类24项便民利民惠民措施。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推出最多跑一次、服务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行政复议新举措、延长办事时间、应急办证制度等45项便民利民措施。

查纠整改环节对于全市政法队伍来说是锻造政法铁军前的一次“淬火”,历经这次“淬火”,全体政法干警将以更加过硬的素质和更优业绩,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运城、法治运城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政法保障。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