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6-01
立夏以来,气温逐渐升高,用电负荷与日俱增,临猗电网日最大负荷达到273.1MW,同比2020年5月增长23.18%,甚至超出2020年6月日最大负荷,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为切实保障供电可靠性,国网临猗县供电公司拒绝坐等靠,主动作为,针对配网薄弱线路制定“三联针”,切实做到针针见“血”、“药”到“病”除,对抗即将来临的夏季负荷高峰,为临猗县人民群众的用电安全保驾护航。
◆打好“预防针”
线路巡视是配网运维工作的基础。为扎实开展线路巡视工作,国网临猗县供电公司结合省市公司配网设备定位采集专项工作,做到“一巡多用”;要求员工做到“四到”,即足到、眼到、手到、心到,重点对线路耐张处、T接并沟处等多处关键点进行巡视,动态记录并跟踪隐患管理过程;利用望远镜、红外测温仪等设备代替肉眼,提高巡视效率,为配网线路打好“预防针”。
◆配好“治疗针”
针对迎峰度夏一轮特巡中发现的隐患,国网临猗县供电公司召开缺陷及隐患分析会,对所有问题逐条分析,完成就地整改、停电检修、不停电作业、项目储备等方案制订;对多条重大缺陷及隐患确定整改措施及整改时限,严格执行“发现-评估-治理-验收-销号”闭环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临猗配网不停电作业优势,规范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对申报、勘察、作业、销号等各个环节,实现“痕迹管理”,方便“追本溯源”;落实安全责任,筑牢安全防线,确保作业现场安全措施齐备后方可参与工作,多措并举,为隐患线路配好“治疗针”。
◆注入“强心针”
该公司积极开展党史“微课堂”,培养一支敢于冲锋陷阵的队伍,通过有态度、有厚度、有温度的讲述,把“故事性”和“理论性”结合起来,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人心,让红色种子在每一名员工心中生根发芽,使党的理论入耳、入脑、入心,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张康韬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