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5-28
记者 裴旭薇
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高度重视爱心驿站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前沿阵地,作为关心关爱职工、履行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解决长期在户外工作人员“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的现实问题,让户外职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一份爱,温暖一座城。
户外职工的“加油站”
“驿站就是方便,天热能遮阳,雨天能避雨,我们环卫工人喝水、充电、休息有这么舒服的地方,我们感到很温暖!”5月26日上午,在市区体育公园的市总工会爱心驿站里,环卫工人仝全喜和董淑凤一边接水喝,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
仝全喜和董淑凤负责打扫体育公园北侧和西侧的道路卫生。早上6点前,他们就已经把责任区全部扫了一遍。回家吃完早饭,7时40分又到公园,对个别垃圾多的地方进行清扫。到10时许,公园锻炼的市民少了,环卫工人自己带的水也喝完了,工作间隙,就会到驿站喝水或休息。
今年2月,体育公园与市总工会联合,在以前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的基础上,加挂市总工会爱心驿站牌子,增加了沙发、微波炉、电视机、电冰箱及应急充电设施等,满足环卫工人、园林工人、快递员、外卖员、交警等户外劳动者的不同需求。该驿站负责人薛丽霞告诉记者,平时,环卫工人、园林工人使用驿站频率较高,偶尔也有前来锻炼的市民进来休息或喝水。
近年来,各级工会统一认识、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整合资源,本着少投入、好管理、易复制、可持续的工作原则,按照“工会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务实高效”的工作思路,利用现有社会资源,按标准开展驿站建设。
目前,我市已建设市级“工会爱心驿站”31个。其中,14个经省总工会验收检查后获评省级“工会爱心驿站”。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大驿站创建工作,各级工会新建52个驿站申报市级“工会爱心驿站”,并按省总工会要求从中推荐申报25个省级“工会爱心驿站”。
市总工会维权部负责人张琪告诉记者,建设200个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是省政府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是市政府重点关注推进的民生项目,是工会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举措。市总工会将从今年通过验收的省级“工会爱心驿站”和去年命名的6个省级“工会爱心驿站”中择优推荐申报15个山西“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
服务拓展功能齐全
市区禹都公园大门东侧的市总工会爱心驿站于去年10月挂牌。它的前身是禹都公园便民服务中心。由于禹都公园客流量大,除了服务户外劳动者,该驿站还更多地服务游客。在这里,记者看到,近30平方米的房间干净温馨、功能齐全,从轮椅、婴儿推车、微波炉、茶吧机,到雨伞、口罩、医药箱、血压计、打气筒、针线包等,真是一应俱全。
上午10时30分左右,在公园游玩的市民李女士在该驿站休息,驿站管理人员为她倒上一杯水。首次来驿站的李女士喜欢拍短视频,看到驿站如此温馨,便忍不住拍了视频发到社交网站上与大家分享。
该驿站负责人翟惠芳告诉记者,5月以来,公园儿童游乐场开放,客流量骤增。由于天气炎热,到驿站喝水和休息的市民明显增多。“5月1日当天就用了两桶水,平常大概两天消耗一桶水。”翟惠芳告诉记者,驿站开放以来,一些环卫工人经常在这里加热饭菜,骑行的市民经常使用打气筒,很多带孩子的游客在这里让孩子们吃点零食、歇息一会儿。此外,公园经常有单位团建或培训机构组织的集体活动等,遇上有人摔倒或磕碰,也时常会到驿站擦些碘伏或使用创可贴。在该驿站的留言簿上,很多游客仔细评价并纷纷表达对驿站的肯定和感谢。
翟惠芳告诉记者,禹都公园共有两个工会爱心驿站。下一步,驿站会根据大家的建议,联合志愿者协会或爱心企业,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鼓励周边游客为环卫工人捐赠衣物等,进一步帮助户外劳动者解决实际问题,也让驿站功能更完善。
据悉,各级工会爱心驿站除了基础配备之外,有的还进一步拓展了服务功能,配备了冰箱、储物柜、维修工具箱、电视机、无线网络等设备;还有站点可就近解决如厕问题,切实为户外工作人员提供了“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爱心服务,为他们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
为保障驿站健康有序运行,各级工会组织还加强了资金保障,对符合市级“工会爱心驿站”建设条件的,市总工会给予每家一次性补助建设经费4000元,经省总工会验收通过后,给予每家驿站一次性补助建设经费5000元。经验收符合“山西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标准的站点,每家给予一次性8万元补贴。
“下一步,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加驿站数量,让‘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和‘工会爱心驿站’成为服务户外劳动者群体的重要阵地,进一步彰显城市‘温度’。”张琪说。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