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5-28
技术人员为听障儿童进行听力筛查
运城晚报讯(记者 范楚乔)5月25日,山西省聋儿康复教育研究中心、省康复研究中心、省人民医院的多名专家在运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为我市有意愿植入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进行集中初筛,并为听障儿童家长普及我省人工耳蜗救助政策等。省残联康复部、市残联康复部及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相关负责人共同参加了活动。
为做好此次筛查服务,此前,市、县两级残联工作人员积极联络,根据全市人工耳蜗植入意愿摸底结果,组织有需求的听障儿童及家长按时来到活动现场。
当天,专家们分组对来自13个县(市、区)的50余名0岁至14岁听障儿童,进行人工耳蜗术前筛查,包括听力、语言、智力评估及影像学检测,并根据儿童的听力情况给出康复意见和指导。
来自夏县的李先生陪伴其12岁的女儿进行了各项筛查。他说:“没想到专家把服务送到了运城,为我们省去了外出的费用、时间、精力等。如果符合条件,我再带孩子去太原复筛、做手术,就不白跑路了。”
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我市共为73名听障儿童植入人工耳蜗。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说,残疾儿童有的年龄小,有的家庭不富裕,出门寻求康复服务的难度较大。这次,省级专家到运城主动服务,一对一筛查,为听障儿童提供就近、便利的术前筛查服务。这样,家长少跑路、少花钱,特别是为重度残疾人、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也让符合救助条件的听障儿童能够更快地听见外界声音。
人工耳蜗国家康复救助项目:
人工耳蜗国家康复救助是一个精准帮助听障儿童家庭的民生项目,目的是使听障儿童解决听障问题。进入有声世界,再通过康复训练使他们开口说话,从而回归社会。人工耳蜗植入可以为听力损失严重的听障儿童带去听力重建的机会,术后进行精确调试、科学康复,绝大多数听障儿童都能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大大提升孩子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人工耳蜗康复救助申请流程:
登录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网页,即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点击“申请救助”,选择“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选择“山西”,点击“开始申请”,填入信息后提交。
如没有该网站的账号,则先要按要求进行注册。申请成功后,将收到相关提醒信息。申请的进展、审核结果等也可在网站查询。
山西省相关政策:
2018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该文件指出,救助对象主要为0岁至6岁,符合救助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包括脑瘫)、智力(包括发育障碍、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残疾和孤独症儿童;部分救助项目扩展到7岁至14岁。
救助条件为,具有山西省常住户口或居住证;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定点医院诊断建议书;经定点康复机构评估,有康复训练需求、具有康复潜力、身体状况稳定;残疾儿童监护人有正确的认识和康复意愿,能够按照相关要求配合做好康复救助工作。
山西省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及服务:
为经评估符合国家《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规定条件的0岁至14岁重度听力残疾儿童,免费提供电子人工耳蜗产品1套,并免费实施术前筛查、植入手术及4次术后调机服务。上述服务救助标准为1.6万元/人。
因招标采购产品原因,未通过项目筛查而自费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重度听力残疾儿童,给予其3万元一次性救助。
专家解读人工耳蜗植入:
山西省聋儿康复教育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杨小环
人工耳蜗是一种人工电子装置,适用于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且使用助听器效果不佳的患者,是改善其听力功能的有效途径。
人工耳蜗植入以后,会对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等各方面功能有很大的改善。人工耳蜗和助听器有一定的区别。人工耳蜗是对听力的重建,它的舒适度、效果等与助听器相比有很大优势。
当发现孩子听不到声音,经医院检查后达到重度或极重度的耳聋,并且佩戴助听器3个月到6个月没有效果的。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家长尽早在网上申请,到定点医院筛查,若符合条件的,尽快为孩子植入人工耳蜗。
经过申请、初筛、复筛等环节后,符合条件的听障儿童就可以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植入手术。
自身情况、康复情况、家庭辅导情况等差异,都会影响植入人工耳蜗的术后效果,希望家长们能有一个正确的期望值。
同时,在康复机构里,老师的训练时间有限,孩子的大部分时间和家长一起度过。术后效果和家庭配合程度有很密切的关系,绝大部分的奇迹出现在家庭中。
家庭康复是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康复的重要基石。家长应该与康复机构积极配合,不断调整自己对康复的态度,接受康复指导,学习专业知识技能。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