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5-10
陈永年
目前,河津市对于无主历史遗留矿山的生态修复正在紧张实施中。当然,要让一块块生态已被破坏,显示在资源管理部门电脑系统中的图斑,重新消失,恢复为耕地、林地,都是需要很大的投入的。
投入中,比较难解决的就是资金。以河津市为例,要彻底解决无主历史遗留矿山特别是其立面的生态修复,所需资金该市财政根本无法承受。
目前河津市的生态修复资金基本来源于财政拨款,财政的钱通过税收而来,说到底还是大家的钱。那么,这些钱为什么就落到大家来分摊的结果呢?这就涉及经济学上的一个名词:外部性。
现在让河津市无比头疼的无主历史遗留矿山中的“无主”,只是现在的“无主”,从历史上看它肯定是有主的,而且是很明确的有主,如果收益人不明确的话,谁会费劲地钻到深山老林里去呢?
现在的问题是曾经的主人无序开采后将石头换成收益装进了自己的口袋,由此引发的后果却让与其生产经营无关的第三方来买单。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钱让他们挣了,惹下的祸让我们担。”
这就是河津市无主历史遗留矿山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是对第三方利益有损害的,是负外部性。
在这种负外部性中,对环境破坏的损失以及后续生态修复治理的成本并没有真正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核算中。在这种情况下,要么是原来的开采效率极低,在不计生态成本的前提下才能有所盈利;要么是矿主将生态成本的投入作为自己的利润,装进了口袋中。无论是哪一种,对于长远发展和整个社会民众都是不利的,也是不公平的。
谁开发,谁修复;谁收益,谁治理。这样的思路,其实就是要将企业生产的外部性提前纳入生产经营。因为修复的成本投入极大,一些小规模的企业无法承受,无论是从实际执行的可能性,还是管理部门监管的便利性,对矿山进行资源整合,降低数量、提高体量,这样企业实力增加了,才更有利于更新环保设备达到环保标准,也更有能力对生产的负外部性进行弥补。
当然,外部性也有可能带来馅饼,那就是正外部性。
比如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新冠疫苗接种,每个人接种,不仅会给自己的健康带来好处,还会对其他社会成员带来更好的保障。再比如每个家庭提高成员的教育水平,不仅会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外部性是客观存在的,也是经济发展中普遍联系观点的体现。落实到经济运行中,就是要最大限度减少负外部性的影响,按照权责利统一的原则,将可能的负外部性影响纳入企业的成本与效益平衡中。同时,在一些领域,还要最大限度提高正外部性的影响,通过制度性安排或激励性措施,提高人们参与的积极性。
外部性给我们带来的,可能是陷阱,也可能是馅饼,面对陷阱和馅饼,我们都应有不同的选择,也都应有不同的行动。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