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刘清源的南下岁月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4-14

□卫小木

▲刘清源同志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全面胜利后,国民党退居长江以南,想划江而治。毛主席向全党全军发出号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根据当时形势,我党要在解放区抽调五万余名南下干部,要求必须是作风正派、能联系群众、有工作经验的同志。这支队伍称为“长江支队”,其中就有新绛人刘清源。

刘清源,新绛县古交镇王村人,在绛垣中学读书,中途辍学。刘清源在汾城县“谦恒益”钱庄当过学徒。1939年参加“牺盟会”,在山西牺盟会洪赵中心区任政工员,发动群众,抗日除奸,斗争劣绅和国民党顽固分子。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彭华。

1940年冬,国民党顽固派和阎锡山对日妥协的行径,使蒲县人民的抗日斗争处于逆境。刘清源等同志和党组织失去联系,但他仍然坚持斗争,几经曲折,转战迂回,奔走于浮山一带坚持革命工作并寻找组织。当时很多同志遭到抓捕,甚至被害,刘清源和上级曹德旺(化名生财)化装成肩挑小贩,回到刘清源家乡王村。

二人在古交、龙泉、下船庄、王村以货郎身份宣传革命道理,先后发展多名进步青年,后被人出卖,二人转由王村老渡口过汾河,在闻喜一带进行地下工作。后来,刘清源和曹德旺找到组织,回到太岳专署工作。1941年刘清源任青城抗日政府兼机关党团书记,1946年在太岳地委党校学习,后任襄陵县政府秘书。次年,刘清源调往绛县任县长。

刘清源在绛县为党忠心,对民热爱,对工作一丝不苟。当时国民党如日落西山,节节败退,但仍有抱侥幸心理的顽固分子,死守城池。在解放运城时,刘清源发动群众筹粮,组织担架队,不分昼夜,把重要物资送往前线,在解放运城战役中立大功一次。

上级根据刘清源的工作能力和对党的忠诚,抽调其为南下干部,成为“长江支队”一员,在河北武安集训学习,任六大队一中队队长。1949年9月,刘清源率队抵达福安,10月5日派任福建周宁行政办事处主任、后任县人民政府县长。任职期间,刘清源依靠人民群众、游击队干部和起义人员,与原任县人民民主政府县长黄颐进行档案、财产、科室等工作的移交。由于当时社会相当混乱,敌人残余势力盘根错节,伺机进行破坏活动,刘清源审时度势,狠抓干部教育,树立革命作风,深入农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半年内,就连续召开五次全县干部扩大会议,建立区、乡新政府,深入区、乡贯彻减租反霸、剿匪镇反、稳定社会秩序等多项政策,为顺利进行土地改革奠定了基础。

刘清源在周宁主持政府工作期间,关心人民疾苦和群众生活。1950年8月,浦源村发生流行性鼠疫,一个月内发病11例,疫情严重,死亡7人。当时,周宁缺医少药,无法抑制鼠疫蔓延,刘清源立即将情况上报,东南鼠疫防治队28人到达周宁疫区浦源,开展防疫灭病工作,对疫区进行封锁,病人隔离治疗,迅速扑灭鼠疫。

1952年2月,刘清源调离周宁,先后任福安专员公署卫生科长,福建省卫生厅中医处处长,福建省医药公司经理、书记。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