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3-23
本报讯 近日,绛县司法局老干部张俊翔隶书抄完了10万多字的《民法典》,诚可谓笔笔法治韵,字字普法情。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后,绛县司法局党组即安排广大司法干警有计划地系统学习。年近花甲在绛县司法局横水镇司法所履职的张俊翔,是一位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自1978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司法行政工作。对局党组的安排,他十分重视。由于他本人酷爱书法,素日除了参加所里组织的集体学习外,又利用闲余时间,工工整整地抄写起《民法典》来。
张俊翔说,《民法典》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自己通过抄写,一方面系统学习了各条款的内容,另一方面,抄写成集后可以让前来办事的群众随时阅读。作为司法行政工作者,自己有义务、有责任做好普法工作。
于是,自去年8月开始,他每天坐在办公桌前,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在32厘米×21厘米的宣纸上抄写两个小时。为了让每个字都能体现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他对字的起笔收笔、间架结构都十分讲究,慎之又慎,一丝不苟。历时7个多月,他终于抄写完了这部涵盖7编、1260条的《民法典》,将其线装成3卷,共228页。翻阅张俊翔手抄的《民法典》,只见字字势态左右横展,神姿静中见动,章法布列均衡,笔画顾盼灵动,如同一部精美的艺术品。 (张志善)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