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3-18
□一苇
前不久,稷山的朋友给我送来了两本他们的文集——《行走稷山:稷山当代优秀文学作品选》与《沧桑稷山: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征文作品集》。认真翻阅,感动至极。
有人曾说,好的声音和美的颜色可以愉悦人的耳朵和眼睛,而好的文字可以打动人的心灵。《行走稷山》与《沧桑稷山》中的文章已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两本书分别收录了稷山现当代作家、作者、文学爱好者160余位同志的作品。他们的名字,有些是我熟悉的,有些是不太熟的,还有些是未曾见过的,但他们的文字却都是亲切的、质朴的、感人的、生动的。
我个人认为,真正好的文字,不一定出自名作家、职业写手之手,反而是那些来自乡村、田野、生活深处的作者。他们写作,靠的不是技巧,而是真情,不是辞藻,而是生活,不是优美,而是真实。读着这些带着泥土味道、青草芬芳、生活气息的文字,感觉是清新、轻松、舒畅的。
每位作者都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倾诉真情,无论是写给家乡,还是写给亲人;无论是写难忘的过往,还是火热的现实,都别有一种新鲜在其中,有一种情怀和情意在其中。从书里的文章中,我读到了稷山过去的艰辛,稷山父老乡亲在厚重的黄土地上辛勤劳作,起早贪黑,汗珠子摔八瓣,只为一家老少的温饱。即使经历苦累,也不妨碍他们心怀梦想,有的从农村走进大学、走进都市,有的成了教师、作家。无论职业如何、身份如何,都不影响他们用笔表达,用文字记录和倾诉。
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知道,稷山人的才情深藏其中。他们的作品里,有情趣,有情调,有幽默,有热爱,稷山人原来也那么丰富、可爱。从追怀亲人的文章中,能读懂他们的情意;从描摹家乡风物的文章中,能读懂他们对后稷故里的热爱;从状写人物的文章中,可以读懂他们对于创造者、革新者、奉献者的推崇与赞美。稷山人心中有他们的英雄,有他们心中一个个大写的人。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些回忆旧时岁月的文字。原来,生活在河东这块高天之下、厚土之上,稷山人也是那样顽强、坚忍、百折不挠,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吃苦耐劳、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执着,书写了一篇又一篇的精彩与深刻。过去的稷山人痛过、穷过、苦过,但他们不言痛、不怕苦、不惧穷,最终靠自己的勤劳、仁义、坚强,蹚出了一条走向现代的路。他们培养出了一个个硕士、博士,培养出了一个个科学家、校长。他们智慧、深沉、自信、多才,敢于也善于表达自我,绽放才华。《行走稷山》与《沧桑稷山》这两本书,便是对稷山的性格、人文、精神与个性的一次全方位展示。
当然,这与稷山县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但我更相信,“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两本由县委宣传部策划的厚书,凝聚着稷山当代学人、文人、作家的情感与性灵。我从这里慢慢读懂了稷山、稷山人,我知道他们不仅善稼穑,更有情怀,有梦想,有才华。他们与所有河东儿女一样,植根于厚重的黄土地,承接着五千年的文明血脉,他们书写着过去、现在,也书写着稷山、河东美好的未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