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12-23

■吴顺虎 郭武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机构编制工作在加强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建设、深化机构改革、优化党的执政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国家治理中起着基础保障作用的机构编制工作,就是要始终围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目标任务,调整优化机构职责,持续健全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服务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

作为机构编制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就要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和管理水平,不断深化机构改革,以机构编制工作现代化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大格局中发挥引领作用。

提升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党管机构编制和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市委编办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机构编制工作的政治属性,突出政治功能,发挥政治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立足于从机构职能上解决党管机构编制,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问题,在党政机构改革中,一是组建优化调整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委财经委员会等11个议事协调机构,进一步加强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二是积极落实编委领导体制和编办归口管理要求,对市委编委领导体制进行调整优化,理顺机构编制管理和干部管理的体制机制,将市委编办归口市委组织部管理,为党管机构编制提供组织保障。三是将党对相关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明确写入各部门“三定”规定,并在党政机关设置了党建工作内设机构,加强党组织的工作力量。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全会提出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精神,进一步明确在市委领导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加强党的领导和工作力量,并在事业单位“三定”规定中明确。

提升管理水平,推进机构编制法治化和规范化建设

中央2019年8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是专门规范机构编制工作的党内法规,是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基本遵循。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对编办来说,就是要抓好条例落实,提升管理水平,推进机构编制法治化和规范化建设。

市委编办坚持机构编制刚性约束,依法管编,从严控编,着力提高编制资源这一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的使用效益。针对机构编制资源有限,各部门(单位)需求无限,增编(机构)容易减编(机构)难等问题,一是积极探索机构编制审批合法合规性审查和评估机制,涉及机构编制调整事项,部门(单位)首先在党组会上研究后报编制部门;市委编办组织进行调研论证,科学评估是否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五个是否”要求,并在室务会上研究审议;涉及重要事项报市委编委审定。二是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运行评估办法,改变以往重机构审批轻机构运行监管的做法,看机构运行是否顺畅;看编制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看职责履行是否到位,是否存在缺位和越位等问题,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机构编制审批的重要依据。三是结合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组建指导督导组,深入各部门(单位)宣讲条例精神,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增强贯彻《条例》、执行《条例》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强化编制就是法治意识。通过建立制度、规范程序,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谋划和推进机构编制工作。

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编制资源配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五中全会以来,事业单位改革也进入关键期,围绕“十四五”规划、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市委“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等要求,对事业单位进行重塑性改革,优化事业单位机构和职能,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为“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贯彻“十四五”规划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新组建了运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心;贯彻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新组建了市林草发展中心、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贯彻关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新组建了市文物保护中心、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关公文化研究院;贯彻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精神,保留了市防震减灾中心,新组建了市应急救援大队;贯彻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精神,新组建了市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心、市数字政府服务中心。二是贯彻“十四五”规划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精神,对全市中小学编制重新进行了核定,规范了中小学编制资源的管理,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挖潜了编制资源。三是“瘦身”与“健身”相结合,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撤并“小”“散”“弱”事业单位,精简机构编制,盘活沉淀编制资源;建立编制周转池,为吸纳优秀人才、服务中心发展大局提供编制保障。

改革永远在路上,机构编制工作将在持续深化机构改革中,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着力做好党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事业单位改革、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改革等,高质量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更好地服务党的全面领导,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作者单位:市委编办)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