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饮水思源卫俊科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11-06

记者 冯革才

11月3日,见到卫俊科时,他正在后厨为几位前来学习厨艺、家庭困难的年轻人义务传授技艺。

身高只有1.6米的卫俊科是万荣县皇甫乡北吴村人,今年34岁,在万荣县城街道开了家“小个子手擀面馆”。卫俊科总说这个面馆是沐浴党的脱贫攻坚“春风”、享受着帮扶干部的“阳光”才开起来的。

北吴村地处孤峰山脚下,自然条件恶劣。卫俊科曾是该村的贫困户,他和母亲、妹妹一直生活在3间年久失修的土坯房里。后来,他结婚生了女儿,日子更是捉襟见肘,每年出去打工挣的钱只能解决温饱。

2016年,卫俊科一家5口人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北吴村对20多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实施易地搬迁,政府为每人补助2.5万元,卫俊科这才入住到皇甫乡移民住宅小区。

2016年,卫俊科尝试在万荣县城区步行街摆夜市摊,当年收入就达到4万元。后来,随着全县环保治理工作的开展,夜市摊点被取缔。就在这时,村里的帮扶干部又引导他两次参加了县人社局举办的扶贫技能培训班,卫俊科获得了专业烹饪厨师证书。

不久,帮扶干部又为他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产业扶贫贷款,帮他开起了“小个子手擀面馆”。卫俊科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懂得薄利多销,妻子岳莎吃苦耐劳,他的手擀面馆很快在县城声名鹊起。

后来,随着饭店生意越来越红火,卫俊科又雇了5个服务员。他出身贫困,所雇的服务员也特地从贫困户家庭挑选,他给员工的工资比别的饭店高,每月还不定期、不定额给员工发奖金红包。

家庭收入逐渐增加后,卫俊科在小城买了一套二手房,又买了一辆小轿车。在经营饭店期间,为了尽力帮助和自己当年一样的贫困户,他的饭店所进的食材均选用贫困户的农副产品,而且按市场零售价收购,年付给贫困户的香菇、大葱等蔬菜的采购金达10余万元。

在脱贫增收的过程中,卫俊科时常有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回报党恩的想法。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饭店暂时关闭,他便主动要求在县城所在住宅小区值班,还自费给村里的一线抗疫人员送去油、面、麻花、方便面、水果等慰问品。

今年4月,万荣县9名奔赴湖北支援抗疫的医护人员凯旋,在他们医学观察期满后,卫俊科第一时间在自家面馆为他们接风洗尘。席间,卫俊科还为大家送上了免费就餐卡,这9名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一年内可以随时到面馆免费就餐。同时,万荣县所有的医护人员在他的面馆吃饭一律打折。

今年7月,卫俊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发自内心地说:“没有党的扶贫政策,没有扶贫干部的帮扶,就没有我的今天。”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