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文明,让城市更美好
——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10-23

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创新发展的主引擎,更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中坚力量。

我市在2018年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18年—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基础上,2019年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年度测评。2020年,全市战鼓再擂,打响了一场众志成城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

高位推动

创建文明城市“背水一战”

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意义重大。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更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投资,推动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直以来,运城经开区从未停止逐梦“文明”的脚步,特别是今年以来,运城经开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实主体责任,结合全市文明城市攻坚部署,全力以赴推动创建任务落实落细,全身心地迅速投入到决战攻坚和迎检测评工作中。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落脚点在群众,关键在部门联动,重点在常态化。为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运城经开区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建军为组长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小组。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层层传导压力,在运城经开区形成党工委、管委会统一领导、创建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区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结合8月21日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决战攻坚部署会精神,8月25日,运城经开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部署会,针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存在的问题,逐条研究、逐项分析、逐步安排。

为保障创建工作走向深入,运城经开区纪工委专门制定了创建工作纪律。“我们要以背水一战、志在必得的决心,全力以赴冲刺最后迎检工作。”在实地检查调研中,王建军掷地有声的要求迅速在运城经开区落地落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热潮也随之掀起。

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组常务副组长黄梅芳,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组第一副组长张大虎等多次带领相关人员,深入禹都市场、辖区街道和企业工地,结合运城经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对市场环境卫生、路面修复、主次干道绿化、店外经营、乱停乱放、停车位设置等工作逐项进行检查指导,确保工作无漏项、创建无死角。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运城经开区充分发挥宣传舆论导向作用,切实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社会公益宣传,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齐上,新闻宣传与社会宣传并进,正面激励与负面监督互动,全面吹响创建“冲锋号”。在《运城日报》、运城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开设栏目,并运用运城经开区“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以及电子屏、道旗等宣传阵地,高密度进行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市民以实际行动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共建美好家园。

疏路添绿

在市容市貌上做足“绣花功夫”

“从机场一出来,扑面而来的感受是运城这座城市更加整洁了,更加时尚了,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时代感。”这是著名相声演员周炜参加在我市举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时对运城的感受。

整洁、时尚,不仅是对运城最好的赞美,也是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最好的褒奖。在这份整洁、时尚的背后,是无数运城人特别是运城经开人的不懈努力与默默付出。而要说起这份改变,在运城机场上班的小关感受就更加深刻了。“以前这边很凌乱,有许多废旧的广告牌,一出机场总给人不舒服的感觉。从今年上半年开始,随着废旧广告牌的拆除,周边的绿化面积也多了,道路更干净了,也更加时尚了,真有点大都市的感觉了!”

今年以来,运城经开区围绕城市绿化、道路整洁,持续推动城市卫生面貌改变,夯实文明出行的基础。运城经开区先后完成绿化修剪37万平方米,完成路边树木刷白4200余株,粉刷主要干道护栏1200余米,增强了绿化带的层次感、立体感,让绿多起来,让道路美起来。同时更换了道路两侧的果皮箱,设置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对道路路面进行彻底清洗扫除,解决了路面脏、绿化脏的问题。

绿化美了,如何保持更为关键。“我们科室分管的是陶朱公街的卫生,我们一有时间就会到街上看看,让每个角落都保持整洁卫生。”对于运城经开区综合办的马晓华来说,利用闲暇时间上街捡垃圾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

运城经开区作为全市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建筑工地能否文明施工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为此,运城经开区对辖区内18个建筑工地进行拉网式排查,更新安装公益广告牌,加大公益广告投放力度,指导各工地完善用电、防火、安全等制度,落实落细安全施工制度和措施,督促指导所有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的标准要求,全面提高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覆盖面。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运城经开区还持续开展“文明交通”主题行动,整治交通乱象,通过深入开展“礼让斑马线”等活动,不断助推形成文明交通新风尚,全面增强市民的文明交通出行意识,营造了安全、和谐的出行环境。

细节决定成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尤为如此。本着边查边治的原则,运城经开区对辖区道路路面和井盖进行全面“体检”,对破损路面和井盖进行全面修复更换,确保市政道路平整、通畅。与此同时,对路灯及城市重点亮化设施进行了全面维修,排除了亮化故障,提高了路灯亮化率,点亮了道路,点亮了城市,也点亮了群众的心。

规范市场

让机制与文明素养“同频共振”

“以前每次去禹都市场,总担心停车的问题,最近去了一趟,市场内不仅规划出了明确的停车位,店铺门前私搭乱建、乱摆乱放的现象也消失了,觉得心里一下敞亮了许多。”这是李女士最近对禹都市场的切身感受。

创建于1992年的禹都市场曾经是运城乃至华北最大的户外综合市场,但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禹都市场也随之显现出基础设施差、交通拥堵、停车位少、门店占道经营等问题。为此,运城经开区将禹都市场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整治对象,针对占道经营、乱停车和私搭乱建等问题集中发力整治。

“我在禹都市场经营家具20年了,原来比较脏乱差,停车也没有固定位置。经过整治,市场环境确实改变了很多,尤其是占道经营这个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车也有停放的地方了,大家进进出出都方便了,我们都从内心为这次治理点赞!”老马家具店店主为治理带来的改变竖起了大拇指。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运城经开区还注重创新网格化管理,构建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一名工作人员说:“每天早上我们7点半来到禹都市场之后,首先对每条街进行巡察,对存在问题的商户进行现场整顿,下午我们对整顿过的区域进行再次巡察。如果同一家商铺出现同样的问题,我们采取强制措施让其进行整改。”运城经开区坚持以禹都市场为试点,各部门通力配合,整合人力、物力,建立三级网格,开展常态化巡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处置、及时解决,打破了部门、科室职能界限,实现联防联动、联合治理,形成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强大合力。

如今的禹都市场,占道经营的少了,街道宽敞整洁了,环境卫生好了,“牛皮癣”小广告消失了,行路方便快捷了,群众的笑容也多了,市场面貌焕然一新。

为切实提升辖区企业商户的办事效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运城经开区在政务服务中心张贴和悬挂了公益广告,在显著位置设置了行业规范、企业诚信“红黑榜”、禁烟标识、无障碍标识;设置免费公共停车位,并安排专人指挥;在每个窗口设置了评价器,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引导、服务办事群众。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运城经开区始终遵循“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宗旨,利用公共LED屏和商户LED屏滚动播放创建标语和公益广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了市场商户参与创建工作、共享创建成果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确保全员上阵、全民参与、全情投入,让城市环境与居民素质“同频共振”,切实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提升。

涵养文明

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体现在市容市貌这些“面子”上,更存在于市民举止言行的“里子”中。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运城经开区把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建工作的价值追求,坚持“内外兼修”,推动群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推进创建工作往深里走、向质上转。

在运城经开区的大街小巷,时常会看到很多头戴服务帽、身穿红马甲的运城经开区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深入街头巷尾、交通要道、公园广场、单位社区,通过开展政策宣传、法律咨询、文明宣讲、交通引导、义务服务等系列志愿服务,为运城经开区播下文明的种子,用身体力行传递文明新风,点亮城市文明的“底色”。

文明融入日常,点滴折射光亮。运城经开区通过系列志愿活动,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全过程,做到人人知晓创建活动、人人参与创建工作,让文明的种子在运城经开区不断发芽裂变,浸润着每一名市民的日常行为,“志愿红”也成为运城经开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幸福感、获得感是文明的试金石。对百姓来说,身边的美好变化才是增强幸福感的“源泉”。在运城经开区左岸凰城小区,以道德长廊、文明标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主题的指示牌与小区绿化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文明和谐的新画卷,居民们也对创建文明城市表达了支持和赞扬。“确实变化大,原来小区里经常有乱扔垃圾的现象,通过创建工作,如今小区不仅变干净了,大家的整体素质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大提升,住在这里觉得特别舒心。”小区居民李静说。

东花园作为运城经开区内最大的公园,也是此次创建的主阵地。运城经开区从“解决民生痛点、补齐城市短板、让群众受益”出发,组织开展东花园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对所有违规广告、废弃灯杆、杂草杂物等进行了清理、拆除,修剪绿化苗木,补种草坪,并建立了严格的管理机制,保持了园内卫生干净整洁。在大门两侧、大小广场规划设置了停车位,新增了公益广告,健全了公厕设施,安装了分类垃圾箱,让园区更加整齐有序。同时,对广场游乐设施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对母婴室、公共厕所等实行专人管理。

如今的东花园水清岸绿景美,随处可见拍照、健身的市民,美丽的东花园成了市民休闲观光的生态园。“创建文明城市就是给群众办实事,只有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创建带来的好处,大家才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东花园锻炼的吴先生高兴地说。

最美风景是文明。秋日的运城经开区,东花园垂柳如烟、碧波荡漾,街道上、小区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创建等公益广告宣传牌在绿荫的映衬下格外醒目,文明礼让、志愿服务等一幕幕暖心的画面时时映入眼帘,从横穿马路到文明有序,从乱扔垃圾到主动捡拾……这一切都源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改变。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