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让文明出行蔚然成风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侧记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08-31

□记者 樊朋展 李政奇

道路交通环境是一座城市文明与否的重要窗口,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标准、严要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全警动员,全员上路,开展了一系列的交通秩序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不按规定行驶,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等行为。如今,整治行动成效如何?近日,记者采访时发现,遵规守法、各行其道渐渐成为市民的习惯,城市的交通秩序越来越规范。

创新查纠举措 打出秩序整治“组合拳”


▲交警与志愿者在市区鼎盛岗引导非机动车有序通行 樊朋展 摄

8月29日,周六,记者从市区南风广场沿着河东东街向东,每到一个路口,都能看到身披红绸带的交警站在十字路口,引导路口车辆的行车秩序;而在斑马线等候区,民警们不厌其烦地劝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不断上演,风雨无阻。

目前,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为实现非机动车与行人各行其道、市区交通秩序明显好转的目标,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盐湖交警大队从机关科室,抽调上百名警力,充实到市区23个主要路口,每天利用平峰岗,对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导和教育。

如今,在中心城区的各个十字路口,手持小红旗的志愿者和身披红绸带的交警共同维护交通秩序,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盐湖交警大队指挥中心“隔空”喊话系统的劝导声也回响在市区各个路口,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发朋友圈、抄写法规、当志愿者、观看警示教育视频、罚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大力开展劝导活动的同时,还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教育和处罚力度。

在市区沃尔玛岗旁,一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学习点引人注目。记者看到,多名违反交通法规的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正接受警示教育。

今年1月至8月,市区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4429起。其中,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879起、行人闯红灯8209起、非机动车闯红灯4648起、行人翻越护栏107起、违章停车17715起、酒驾1421起、醉驾16起、毒驾2起、无证驾驶1315起、涉牌涉证117起。

与此同时,盐湖交警大队还利用大屏幕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曝光行人交通违法行为。“该系统主要由抓拍摄像头、语音提示系统与LED显示屏幕组成,依托人像识别技术曝光违法者。如果行人不听劝阻执意闯红灯,系统将会进行识别抓拍,对行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取证,并将闯红灯抓拍画面及面部特写在设备的LED显示器屏幕上进行曝光。”盐湖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抓拍并曝光,可以起到警示作用。

如今,乱穿马路的少了,各行其道的多了;闯红灯的行人少了,停止线内等待的多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养成了文明出行的习惯,城市的交通秩序越来越规范。

完善交通设施 建立文明出行“硬保障”


▲交警和工人在路缘石上盲道以外区域施划停车位  李政奇 摄

8月25日,盐湖交警大队四中队民警在市区槐东路,指导施划人员在路缘石上盲道以外区域施划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

交通文明的整治工作,警力是“软实力”,设施是“硬保障”。为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乱停车等现象,盐湖交警大队主动作为,本着“应划尽划”的原则,在市区街道施划路缘石上盲道以外区域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优化市区停车环境。

为有效避免人车混行、减少行人乱穿马路、车辆随意掉头等问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还在中心城区道路上安装交通安全隔离设施。截至目前,该支队已安装完河东街、解放路等路段的中央隔离护栏,合计20公里,并在华联岗、外滩岗等主要路口安装机非隔离护栏1000米。同时,受市区多条道路施工影响,部分路口信号灯暂时无法使用,为维护路口的交通秩序,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拖厂岗、条山岗等施工路口处设置了太阳能信号灯;另外,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将学苑路与涑水街交叉路口东口的车道进行了调整,将原先的两直行一左转一右转变更为两直行两左转,右转车辆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借助辅道通行,缓解涑水街的道路拥堵情况。

据介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还将不断推进中心城区道路标志标线的施划工作,完善事故多发路段所需的交通设施,降低安全隐患,不断完善学苑路与红旗街、学苑路与魏风街、学苑路与铺安街等8个重要路口渠化环岛建设项目工程,配合市住建局完善红旗街、工农街、解放路等改建道路上的交通设施,科学渠化新修新建路口信号灯的设置。

  “渠化路口是指根据路口流量和基本特征,对车辆、行人做合理分离、导流等设计。”据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中心城区正在逐步落实设计方案。

行走在市区,一条条隔离设施的增设安装、一个个停车泊位的施划使用,让城区交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道路通行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拓宽宣传渠道 植入最美出行“新理念”

“小伙子,骑电动车也要戴好安全头盔。”近日,在市区外滩首府小区,不少广场舞大妈身披红绸带,作为交通安全志愿者,提醒来往的小区居民文明出行。

近段时间,许多广场舞队伍中的大妈,主动加入了交通安全志愿者队伍。除了广场舞大妈队伍,外卖小哥、代驾司机也都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将文明出行的理念传入千家万户。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精心编创了“最美出行”交通安全广场舞在全市推广,将于9月9日开展交通安全广场舞大赛,通过舞蹈的感染力让更多的交通参与者,积极主动加入交通安全宣传队,让他们在健身跳舞的同时,传递文明交通理念,提高市民文明安全出行意识,共同营造安全的道路交通秩序环境。

此外,为筑牢安全防护网,全市各级交警部门结合“一盔一带”交通安全守护行动,在辖区内持续开展“七进”宣传活动,强化宣传教育,向广大群众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提高市民的文明出行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形成了“文明交通从我做起”的风尚。

8月25日,在姚孟车管所秩序大厅中央,一号窗口的民警在为办理业务的群众答疑解惑。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开展对外整治和宣传的基础上,加大对警营窗口单位的文明创建,在车管所秩序大厅和快处快赔中心,制作了文明提示标语,规范民警文明用语。民警披上创建文明城市红绸带,为市民提供优质的车驾管服务的同时,提醒市民安全文明出行。

城市文明蔚然成风,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位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文明出行。希望广大市民严守交规、摒弃陋习,树立规则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以自身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他人,营造“人人抵制交通违法、人人践行文明交通”的浓厚氛围,携手共创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