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8-20
新华社记者 杨 柳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这一告诫既是治当下,也是管长远。
勤俭节约为持家之本,艰苦奋斗是治国之要,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漫长的历史中,粮食始终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成由勤俭败由奢”是解读众多朝代兴亡更迭的一把密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敬天惜粮、勤俭节约的传统。“俭以养德”“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等内涵丰富的古训,浓缩了一个民族对个人和家国长远发展的深刻思考。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吃不饱”渐渐成了老辈人口中的“那时候”,人们现在不再为食不果腹犯愁。或是出于攀比或是炫耀等心态,请客、接待、聚会时多点、多剩有时反倒成了有面子。然而,促进消费不等于浪费。如今的富足源于大自然的馈赠,来自科研人员的夜以继日,有赖农民的辛勤劳作,来之不易,需倍加珍惜。
古今中外,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成于奋斗,亡于奢靡。当前,我们即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在根本的吃饭问题上,依然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其实,饥饿离我们并不遥远。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是在1984年底,不过是30多年前的事情。“仓廪实,天下安。”杜绝浪费、厉行节约从来就是发展中所遵循的根本之道。
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坚守“粮”心、践行节约应该一以贯之,始终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