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峨嵋岭上的脱贫攻坚战

——新绛县横桥镇全力推进扶贫工作纪实

来源:发布者:卫世新 柴俊龙时间:2020-08-19

地处峨嵋岭上的新绛县横桥镇,是该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乡镇。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落后,该县5个省级贫困村都在横桥镇。

为了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横桥镇党委、政府带领4.8万余名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勇往直前,使该镇贫困村顺利完成脱贫摘帽任务。

产业铺就脱贫路

要使群众脱贫致富,必须寻找到一个好的产业。

横桥镇确定了“一村一业一主体”“人均一亩经济田”“户均一人务工”的脱贫攻坚思路。在产业发展上,该镇争取上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节水灌溉等项目,积极改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如今,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下,该镇已形成蔬菜、粮食、干果、中药材等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该镇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超过2.5万亩,干果面积1万余亩,蔬菜面积1.5万余亩,产业发展已成为当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主要渠道。

在就业方面,该镇对建档立卡劳动力进行摸底,累计组织召开大型招聘会5场次,开展月嫂、按摩、电焊等技能培训20余场,培训劳动力1000余人。目前,该镇建档立卡外出务工人口1661人,务工脱贫已成为当地困难群众脱贫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贫困村由单一种植粮食作物,转变为多元化发展。兰村种植花椒树500余亩、油桃800余亩、中药材1400亩,为脱贫户早日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基础;曲村发展中药材1600亩、油桃147亩,农民收入成倍增长;堡里村吸收29户贫困户用土地入股,流转土地400亩,种植花椒、油桃,贫困户每年增收超过1000元。

民生实事慰民心

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横桥镇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要求,积极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先后对199户困难群众的危房进行了改造,彻底解决了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

在饮水安全方面,该镇5年来共完成管网改造25个村,安装安全饮水装置29个村。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健康扶贫、“双签约”和“136”等普惠政策全面落实,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县公立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窗口,全面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对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了摸排,没有因贫失学或辍学问题。同时,学龄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和大中专院校学生全部享受教育补贴。在生活方面,该镇组织专人对无劳动能力、孤寡年老无行动能力、在生活方面存在困难的特殊群体进行了摸底,针对性开展志愿服务,彻底解决特困群众的“两不愁”问题。

该镇还在辖区各村实施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村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使各乡村成为令人向往、适宜居住的花园式村庄。

基础设施大改善

不通路、不通网、不通水、群众没有活动场所,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是横桥镇脱贫攻坚中的重要短板。

近年来,横桥镇围绕“水、电、路、网、卫生室”等事关民生的基础设施,先后投入专项资金1000万余元,彻底改变了贫困村的落后面貌。

该镇将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整体改造升级,新建了贫困村日间照料中心,配备了休息室、文化活动室、餐厅、厨房、图书室、公厕、电视、空调,为外出务工家庭留守老人解决了实际困难;高标准建设了村级卫生室并配备乡村医生,解决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全面改造升级人畜吃水管网,实现了24小时供水。通过实施水井配套、管网改造、田间道路硬化等工程,实现了农田基础设施大改善和产业大发展。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该镇今年继续开展“十大清零”和对标检点专项行动,组织动员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一村一村过、一户一户查、一个一个问,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对标检点,查缺补漏,把工作落实落细落地。同时,针对工作的短板,各帮扶单位全力攻坚,共同解决各类问题,确保脱贫攻坚战役成果得到巩固。

史家崖村投资14万元对主干道旁空闲宅基地实施绿化,初步达到“推窗见绿”;投资20万余元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整修、绿化、亮化广场1000平方米,全村孤寡老人和70岁以上老年人除生活不愁外,还有了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