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08-14
记者 裴旭薇
▲8月12日下午,市民在市体育公园足球场踢足球。 记者 金玉敏 摄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体育工作,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全面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今年8月8日是中国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在疫情背景之下,更多的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因此,今年的“全民健身日”相比往年更具有特殊意义。
今年的“全民健身日”,我市各县(市、区)都举办了多项群众体育活动,大家的踊跃参与反映出当前我市群众体育运动的火热程度。近日,记者在市区各大公园、体育场馆及部分小区广场采访调查时感受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意识的增强,以及体育硬件设施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家门,在健身运动中愉悦身心,在体育活动中结交友谊,享受运动带来的幸福感。
群众健身热情高涨
入夏以来,每到傍晚,市区各个公园、体育场馆、小区广场等运动场地总是人满为患,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跳绳、健步走、跳广场舞……对于喜欢健身的市民来说,每天都是“全民健身日”。
8月10日晚上7点,在禹都公园全民健身活动场,2020年盐湖区“天奉元”杯足球赛正在进行中,运城远航足球队负责人张涛守在球场外为参赛的队友加油呐喊。张涛告诉记者,自己从2000年就开始踢足球,他所在的球队队员也都是业余选手,大家利用工作之余聚在一起练习,只要有比赛就积极参加。“疫情之后很多球场都不开放了,队员们都反映在家里快坐得‘发霉’了,感觉今年大家踢球积极性更高了。”张涛说,这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市的19支足球队参加,共计56场比赛,600余人参赛,一直持续到9月5日结束。
当天,市民王先生和爱人一起过来打网球,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增进了感情。“以前我们都是下班了在公园遛弯儿,自从这里建起了运动场,我们也拾起了网球这个共同的兴趣,每天打两个小时,感觉酣畅淋漓,身体也轻快了许多!”
禹都公园全民健身场地占地27.2亩,包括一个标准足球场、一个五人制笼式足球场、2个篮球场、4个网球场、5个羽毛球场、10个乒乓球桌、2个门球场和一条健身步道。该公园服务中心主任董康告诉记者,公园运动场去年10月份建成,今年,受疫情影响暂停开放,其间,很多市民打电话询问开放时间,让他感受到大家的运动热情。“今年5月1日开放后,几乎天天满场,有的市民来迟了还要排队等场地,我们中心安排专人值班,负责每天的灯光、协调、维护等工作,为大家健身做好后勤保障。”
除了禹都公园,市体育公园、航天公园、人民公园等也是群众家门口的健身场所,对喜欢健身的人来说,健身圈成了社交圈,大家从家里走出来,汇聚在运动场上,在运动中卸下一天的疲惫。
根据运城市体育局《全面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实施效果评估报告,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市、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约180.9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率为33.68%,在全省处于中上游,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健身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
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随着“互联网+健身”的推进,在市直某机关单位工作的王海波每天都会和几个朋友在“微信运动”平台相互比拼谁走的步数最多。平日里,他选择通过手机健身App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数据,打卡督促自己坚持运动,并联系线上的专业健身教练为自己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方案……在王海波看来,如今,健身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且只有科学健身才能让身体处于最佳状态。
今年32岁的张颖就职于市区一家国有企业,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大部分时间是在办公室工作,未来,她希望能利用业余时间多到户外参加体育运动,并且希望她5岁的儿子也能从小培养健身意识。“希望孩子能在体育锻炼中保持身体健康,感受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市体育局副局长卢运宏告诉记者,为了满足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需求,全市体育部门一方面解决群众“去哪里锻炼”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注重解决“如何锻炼”的问题。
2019年,该局完成了全市201个社区的健身路径器材安装工作,实现全市社区全民健身工程全覆盖,进一步构建了“15分钟”和“10分钟”全民健身圈;禹都公园全民健身工程和二青会主题体育公园建设工程按时完工,并免费向市民开放;各县(市、区)全民健身中心和体育中心加紧施工;完成了15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示范工程和23个移民新村的器材安装工作;完成了1042公里的全民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建设。目前,全市共有体育场地面积101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88平方米,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人均1.8平方米的任务。
同时,该局不断加强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市县两级体育类协会293个。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共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6488人,这些社会体育指导员涵盖各个体育运动项目,负责为群众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全民健身。
群众体育未来可期
近年来,我市各级体育部门主动创新,大力开展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活动,逐步形成“一县(市)一品、一行(业)一品、一项(协会)一品”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局面,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赛事活动也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了群众的健身积极性,形成了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
2019年,全市共举办有影响、有特色、有规模、有亮点的大型全民健身比赛活动30余次,其中包括连续举办20年的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暨永济五老峰登山节、连续举办9年的山西省跤坛争霸赛暨“武圣杯”跤王争霸赛和连续举办7年的“徒步盐湖”毅行等品牌赛事活动,这些赛事已经成为我市的群众体育“名片”。同时,去年,我市还创新举办了“关公门前耍大刀”黄河金三角协作区传统武术大赛,吸引了来自陕西渭南、铜川,河南洛阳、三门峡,山西临汾、太原、晋中、长治、吕梁等多个省市的853名武术运动员参加。
据统计,去年全市各县(市、区)共组织大大小小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3000余次,参与赛事活动人数达到百万人次。其中,我市广场舞队再次代表山西省参加2019年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展示大会,勇夺全国展示第一名,为山西争了光,为运城添了彩。
卢运宏告诉记者,目前,我市群众体育工作各项指标走在全省前列,但是由于我市人口数量大,群众对体育锻炼的需求较多,使得全市公共场地设施的数量和面积仍然无法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质量还有待提高。下一步,全市各级体育部门将推进“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在争取上级政策扶持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体育、服务体育,进一步加大场馆建设力度,创新服务机制,切实有效地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全民健身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体育山西、健康山西、幸福山西’的目标,将体育事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各级政府的引导以及群众健身意识的提高,相信未来群众体育事业定会大放异彩,全民健身也一定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卢运宏说。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