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严防资源领域成为贪腐温床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王会亮时间:2020-08-12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8月10日《重点领域正风反腐观察 猛药去疴遏制靠山吃山》一文报道,8月6日,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土地储备中心副主任周敏接受监察调查;7月28日,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宏年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7月14日,山西省大同煤矿集团党委委员张良海接受审查调查……

顺藤摸瓜,追根溯源。从这一宗宗贪腐案例来看,这些落马的官员都与煤炭、石油、矿产等重点资源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关联,重点资源领域显然被他们视为攫取财富的温床。

丰富的资源储藏,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本,又是优势所在,但资源领域资金密集、权力集中、审批环节多,也容易成为违纪违法行为的高发地。缘于资源本身具有的利用和销售价值,一些资源常常被视作当地的“香饽饽”,也为一些领导干部提供了“发财之路”。不过,这条路的前面,却是犯罪的泥潭。个别领导干部,贪财心切、欲壑难填,仿佛一条蛆虫遇到一块肥肉一般,闻“资源”而来,因“资源”而腐,以至“虫肥肉瘦”,损了集体,坑了国家。

资源领域作为一方发展的命脉,本是造福人类的阵地经济,何以沦为贪官们贪腐的温床?既有商人腐蚀拉拢的外因,当然也不能排除监管不力的因素。但归根到底,还是那些官员主观思想不纯正、不廉洁导致的。错不在“资源”、根不在“财富”,还是人的问题。

廉洁品自高,贪赃法难容。任何作风问题和腐败行为,都会受到人民的唾弃、党纪的惩处和法律的制裁。今年元月份,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专门提出,要坚决查处资源、土地、规划、建设、工程等领域的腐败。敬劝那些涉及资源领域事项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政治立场、永葆清廉本色、敬畏党纪国法,不越红线、不碰底线,切实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真正让资源领域成为检验党员干部是否廉洁的“试金石”、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