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中国姓氏的由来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6-22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中国现代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1.以姓为姓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等。

2.以国名为姓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等,皆成为今天常见的姓氏。

3.以邑名为姓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

4.以乡、亭之名为姓氏。这类情况不多,如今常见姓有裴、陆、郝、欧阳等。

5.以居住地为姓氏。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阊、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

7.以次第为姓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氏,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

8.以官职为姓氏。如司徒、司马等。

9.以技艺为姓氏。如巫、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氏。

11.以谥号为姓氏。

12.因赐姓、避讳而改为的姓氏。

(《生活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