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古人出行准备啥装备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5-01

准备一双“登山鞋”

鞋在古人出行中十分重要——古人出行,以步行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期,穿木屐是时尚潮流,上至天子,下至庶民,莫不穿屐,但不用于正式场合,多为便装和登山游玩的鞋具。《世说新语·忿捐》记载,晋人王述性情急躁,用餐时以筷子戳刺鸡蛋,刺之未破,便大怒掷地,鸡蛋圆转不止,王述便“下地,以屐齿碾之”。

南京历史文化名人谢灵运喜欢外出,穿带齿木鞋游览名山大川,然而不是很方便。为了上下山方便,他把鞋齿做了一些改进。《晋书·谢灵运传》:“谢灵运好登山,常著木屐,上则去前齿,下则去后齿。”他将死齿改为活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这样,即使站在倾斜坡地上,也可以靠抓地力省下许多力气,身体也更容易保持平衡。谢灵运发明的活齿屐,也被称为谢公屐。诗仙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古人登山游中还有另一种装备叫“芒鞋”。芒鞋,即草鞋或者麻鞋。

出门前也看“出行攻略”

哪里最适合打卡拍照?谁家的盐水鸭最好吃?小店招牌爆款是什么?其实,古代也有这些出行攻略。古人出游推崇看前人写的各种游记,从中找经验、方法和安全措施。这类作品模山范水、专门记游,注重写实,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主,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这无疑起到出行攻略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游”兴起,一大批“模山范水”的作家记录了很多出行线路,比如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

说到游记达人,不能不提明朝“游圣”徐霞客。在他50多年的生涯中,游历了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等19个省市在内的区域,期间写下了60多万字的游记。(《北京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