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19-09-02
莘莘学子
一床饱含家乡牵挂的被子、一把遮阳挡风避雨的花伞、一条擦拭青春汗水的毛巾、一本凝集乡音乡情的通讯录——一只由芮城县委、县政府精心准备,装有这4件蕴含家乡期许和祝福的拉杆箱即将伴随1620名今年新录取的芮城籍本科大学生踏上异乡求学之路。8月28日,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行囊记忆”芮城县2019年大学新生欢送典礼在该县全民健身中心拉开帷幕。今年新录取的芮城籍本科大学生和教师、家长代表以及西安、昆明、成都、太原等地芮城商会代表等近2000人参加活动。
辛勤耕耘结硕果,古魏教育谱新篇。近年来,芮城县深入实施“人才兴县”战略,努力打造“三晋教育名县”。该县2019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达线率首次突破50%,高分段优秀生群体继续保持全市优势地位,县域5所高中齐头并进,达线率均有所提高,教育事业持续呈现良好势头,“叫响河东、享誉三晋”的芮城教育名片越擦越亮。
为认真落实市委“人才兴市”战略,深入实施“凤还巢”发展计划,在全县积极营造尊师重教、培育人才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学子求学好进、报效家乡的家国情怀,芮城县将每年8月28日设为“行囊记忆”活动日,旨在把“行囊记忆”活动打造成全县关注、社会认可、广泛参与的文化品牌和民生工程,引导芮城赴外学子“背起行囊走四方,放下行囊忆故乡”。同时,由芮城县委宣传部牵头,成立“行囊记忆”工程组织机构,助推该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在全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芮城县举办以“我和祖国共成长”为主题的“行囊记忆”2019年大学新生欢送典礼,1620名芮城学子将带着家乡的行囊,带着家乡亲人的殷殷嘱托和深切期盼迈入象牙塔,努力成长为助力家乡发展的优秀人才,成为芮城的代言人,为持续扩大芮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劲添力。
又是一年秋风劲,雏鹰展翅正当时。欢送典礼分初心、温暖、追梦、起航4个篇章进行。歌曲《2035有约》以青春的名义放歌未来,表达出当代青年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憧憬和向往;《初心档案》封存仪式上,41名大学生代表所有芮城2019年新大学生写下人生第一份规划书,存放一颗梦想的初心,开启人生新的篇章;诗朗诵《美丽的家乡》道出了家乡对游子的殷殷期盼,更抒发了游子对故土的拳拳之心;歌曲《我们都是追梦人》以“追梦人”的饱满姿态,表达出莘莘学子的活力律动和青春梦想,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回报家乡,报效祖国!”铿锵振奋的宣誓声响彻芮城县全民健身中心,将“行囊记忆”芮城县2019年大学新生欢送典礼推向了高潮。
典礼现场,芮城县委书记张建军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莘莘学子致欢送寄语。寄语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求学道路上,要胸怀天下,志存高远。牢守爱国情怀和远大志向,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努力成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栋梁之才。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增强学习紧迫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让每天的分分秒秒,都有所作为、有所进步、有所登攀。要常怀感恩,情系家乡。永记父母、老师无私的爱,不忘家乡山水养育的情,自觉成为家乡形象的宣传员,宣传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领先的生态文明、独特的人文景观和鲜明的产业优势,吸引更多的人来芮城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当前,芮城正处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期,正处于“改革抢先机,发展站前列,各项工作创一流”的奋斗期,正处于实施“1285”战略的爬坡期,全县41万父老乡亲盼望广大芮城学子学成归来,为家乡建设挑梁扛柱,竭智尽才。芮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尚玉良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在场学生发放家乡行囊。“作为即将离开家乡、踏入大学校门的芮城儿女,能够参加今天的活动并收获家乡精心准备的行囊,我备受鼓舞和鞭策。”考入山西农业大学的芮城县博立中学毕业生杨佳乐说,“这份行囊寄托了家乡对我们的期望,我一定好好读书,充实自我,学成归来,回报家乡。”
“我以青春的名义庄严宣誓: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定理想,胸怀祖国;追求真知,品格高尚;感恩社会,奋发图强;紧跟时代步伐,勇担历史使命,为建设生态芮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团歌嘹亮,青春激昂,铮铮誓言,掷地有声,久久回荡。在芮城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广大群众的目送下,1620名今年新录取的芮城籍本科大学生背起行囊,整齐列队走出芮城县全民健身中心,向着新的征程、新的实践、新的奋进阔步前行……
策划:张应征 撰稿:记者 董战轩 通讯员 张学晋 曹 飞 摄影:特约摄影 肖永杰 通讯员 郭 荣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