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融”出幸福生活新画卷

——党建引领社区基层治理的稷山实践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06

近日,稷山县育英社区天山花园小区居民欣喜地发现,家门口新添了一套健身器材。“以前锻炼要走到很远的文化广场,现在下楼就能健身,太方便了!”居民李大爷高兴地说。这是稷山县委组织部通过“契约共建”服务为小区办的实事之一,也是稷山县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融”出居民幸福生活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稷山县树牢“大抓基层、抓实基层”鲜明导向,聚焦社区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创新组织融合、资源融汇、治理融入、服务融心“四融”工作法,构建起上下贯通、互联互动的党群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稷山特色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邻聚一心、互联互动

——实现组织融合,推进“引领式”共管

“现在小区有了党群服务站,居民办事、举办活动都有了去处,感觉特别暖心。原来邻居都不认识,现在把我们邻里的心都聚在了一起。”稷山县世纪御景苑小区居民王女士说。据了解,该小区党群服务站不仅配备了居民会客厅、阅读活动室等场所,还开设了“暑期托管课堂”,解决了不少家庭孩子放假无人看管的难题。

稷山县采取社区党组织领建、包联单位帮建等方式,建立了162个小区党组织,实现小区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同时,采取分级分类、有机融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小区物业用房、驻区单位闲置用房等空间资源,打造了42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并结合小区特点设立了居民会客厅、五点半课堂、老年活动室、书画室、爱心捐赠点等特色服务内容。    (下转第三版)

一纸契约 聚力四方

——实现资源融汇,推进“多元式”共建

“多亏了在职党员帮忙,我才能这么快拿到药。”家住滨河社区的张大妈因腿脚不便,买菜拿药成了难题。该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张大妈家的实际情况后,通过契约共建服务,安排在职党员提供帮办服务,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获得了张大妈的好评。

稷山县聚焦解决好群众关切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持续开展“契约共建”为民服务,按照群众“点单”、社区“下单”、共建单位“接单”的模式,建立了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通过“双向认领+动态管理”促进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互联互动。同时,建立了认领派发、联络反馈、考核评价等5项工作制度,近年来111家驻区单位2300余名在职党员,主动参与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基层矛盾化解等工作.同时,紧盯社区老年人买菜拿药、收发快递等日常需求,提供多项帮办服务,先后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好事千余件。稷山县委统战部牵头开展“侨爱心·光明行”义诊活动、县财政局为包联小区安装太阳能路灯、县城联社为制氧厂家属院修路……一系列为民实事极大调动了机关单位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稷山县还积极探索招募“社区合伙人”,吸纳社会组织、非公企业、志愿者等,加入“社区合伙人”队伍,将更多的资金、人力、专业服务等与社区治理融合起来。截至目前,共有60余个团体加入“社区合伙人”,开展为民服务50余场次。

邻里夜话、多元解纷

——实现治理融入,推进“参与式”共治

前段时间,稷山县大佛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育英南苑小区因水管老化导致供水不稳定,水压总是忽高忽低,给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困扰,居民意见较大。大佛社区当晚就组织召开“邻里夜话”协商会,邀请物业公司、业委会及驻区单位共同商议解决方案。通过多方协同配合,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水管改造,恢复了正常供水,切实化解了居民的生活矛盾。居民张先生高兴地说:“没想到反映的问题3天就解决了,看来有事找社区真没错。”

为了进一步推进矛盾调处化解,稷山县积极搭建社区“邻里夜话”平台,以社区综治专干、网格员、驻区民警和法律顾问等专职人员为主,吸收业委会、物业、驻区单位及涉事部门等兼职人员,成立了社区调委会,以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矛盾纠纷快速化解,形成矛盾调处化解合力。今年以来,共解决各类小矛盾757起,协调解决较大矛盾十余起。

“我们建立了社区‘135’跟踪督办工作机制,发生矛盾时社区干部和网格员10分钟赶到现场,小的简单矛盾纠纷在小区层面解决3天内答复,大的复杂问题在社区层面解决5天内答复,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稷山县社区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段杨慧表示。

邻里守望、品牌引领

——实现服务融心,推进“普惠式”共享

每天上午,稷山县民乐社区的“乐活银龄”活动室里总是欢声笑语。低龄老人结对帮扶高龄老人,开展“一天一问候、一周一看望”等服务,让养老服务更有温度。“在这里不仅得到了帮助,还能帮助别人,感觉特别充实。”志愿者刘阿姨说。

稷山县积极打造“一社一品”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各社区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服务模式。大佛社区“巧匠便民坊”组织技能型志愿者为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小烦恼”;东渠社区“渠畔新风”倡导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稷王社区“稷商睦邻”构建社商融合的治理新路径。这些创新实践不仅赢得了群众好评,也获得了上级认可,今年大佛社区获评“全国文明单位”,民乐社区获评“全国敬老文明号”。

“稷山县要积极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精准聚焦并着力破解群众的急难愁盼,推动基层治理效能不断增强,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稷山县委书记、县长王润说。

如今,在稷山县随着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深入推进,居民的幸福生活正像花儿一样绽放。一个个小区党群服务站成为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一张张共建契约联起各方资源,一场场协商议事化解矛盾纠纷,一项项志愿服务温暖人心,稷山县党建引领社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为社区管理与服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本报记者 雷登攀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