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一颗槐米的华丽转身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28

连日来,在河津市柴家镇下牛村,一项备受期待的富民产业项目——槐米烘干产业化项目在加紧建设中。该项目将通过建设标准化烘干厂房,彻底解决长期困扰村民的槐米雨季晾晒难题,并以此为核心延伸产业链,为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下牛村是有名的槐米种植示范村,全村种植优质槐米1000余亩,年产量达150吨。然而,因槐米种植多为沟壑地,槐米的黄金采摘期正值7月初的雨季,传统的自然晾晒方式极易受阴雨天气影响,品质与收益无法保障。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烘干厂房,成为全村种植户最迫切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产业发展“卡脖子”难题,下牛村积极争取巩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0万元,并自筹资金十余万元,启动实施槐米烘干产业化项目。

据介绍,下牛村槐米烘干产业化项目投资60余万元,建设用于槐米深加工的烘干厂房和用于监测全国槐米价格的信息中心,通过双管齐下实现下牛村槐米种植加工从“埋头种地”到“抬头看市”的关键转变。这个集槐米烘干加工、价格监测、客商接待于一体的项目,标志着下牛村的槐米产业正从单一的种植农业,向全产业链模式升级。此外,该项目还规划了清晰的多元化路径:旺季集中加工本村及周边槐米;淡季租赁场地,提高利用率;未来还将研发槐米茶、饮料等深加工产品。

“该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完工,明年7月槐米丰收时就能见到成效。”下牛村村委委员高军杰在建设现场信心满满地表示,通过“旺季加工+淡季租赁”的模式灵活运营,预计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同时,通过保障槐米品质、延伸产业链,能为全村槐米种植户年增效益150万元以上,项目还能创造数十个“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实现强村与富民的“齐头共进”。

记者 董战轩 通讯员 曹文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