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金融,如何赋能乡村治理?——闻喜农商银行升维“金融+”的调查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23

云里心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金融机构如何超越“输血”功能,成为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的“核心杠杆”?

闻喜农商银行升维“金融+”,将金融工具深度嵌入乡村治理脉络,通过“育新风、强信心、稳预期”三维发力,不仅有效缓解“三农”和小微“融资难、融资贵”,更以金融力量助力信用重建、产业振兴与发展预期稳定,探索出一条金融赋能乡村治理、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育新风——贷款与信用联动

“前不久,刚出栏了一批猪,价格还可以。”9月上旬的一天,在闻喜县桐城镇柴家乐养殖中心,63岁的柴庚引说,“资金回笼了,咱直接存卡里,先把闻喜农商银行的钱还了。”

“为啥要先还闻喜农商银行的钱?”

“人家关键时候出手,给咱授信20万元,让咱挺了过来。做人要守信用,再急用钱时就更方便了。”

柴庚引的话,朴实却深刻。这位养了30年猪的老农,一直坚信一个理念,人无信不立。这和他长期同闻喜农商银行打交道,有着密切的关系。

“信用是相互的。”闻喜农商银行表示要大力支持柴庚引,不仅要提升授信额度,更重要的是降低用信利率。

“信用变信贷”,就是如此简单。

近年来,闻喜农商银行以“整村授信”为切入点,推动信贷资源与乡村信用建设深度融合,让“信用”成为可量化、可转化的宝贵资产。

8月底,闻喜县礼元镇西村新村被该行评为“AA信用村”。“这是对村子、对村民的高度肯定。”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良申说。

作为村子带头人,张良申累计流转了500亩土地,用于种植中药材。中药材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每每流资紧张,都是闻喜农商银行为其“输血”。

“血浓于水。”张良申说,“村里的老百姓都得到过闻喜农商银行的帮助。正是该行的鼎力相助,才让我们村的中药材产业蓬勃壮大。”

在这条产业链上,西村新村是人人都有活干,家家都有进账。人心思进,蔚然成风。

被闻喜农商银行评为信用村或信用户,可不仅仅是一份荣誉。该行在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贷款流程及还款方式等方面都有倾斜,目的就是要引导更多人珍惜信用记录,踊跃参与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信用有价、守信受益”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该行在该县评定了90个信用村,逐步推动形成了“村村重信用、户户讲诚信”的文明乡风。

此外,在推进“整村授信”的过程中,该行探索形成“六个一”标准化宣传营销机制,即“一户一份宣传册、一户一张联系卡、一村(社区)一次大讲堂、一村(社区)一张公示牌、一村(社区)一张服务栏、一周一次严督导”,向村民普及各种普惠金融知识,为乡村治理注入金融正能量。

从信用评定到文明乡风、从个体授信到全村共建,闻喜农商银行通过贷款与信用的联动机制,重塑了乡村“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治理生态,真正实现“育新风”于细微处、见实效于长远中。

强信心——降本与增值同频

初秋,闻喜县晶玉丰家庭农场,农场主王栋宾正忙着秋管。

王栋宾是郭家庄镇西宋村人,2015年开始包地建棚种西瓜,次年就因为扩大规模时资金有缺口,和闻喜农商银行有了联系。

不过,那时的他,需要的资金并不多。2021年,由于原土地被征用,他迁到了现在这个地方。迁建,意味着重新开始,仅自有资金,他就投入了200余万元。闻喜农商银行紧随其后,授信30万元,为其缓解流资压力。

除信贷资金支持外,该行还为客户配套了“晋享e付”收款码、代发工资、代理保险等增值服务。王栋宾就此用上了该行的“晋享e付”收款码。

幸运的是,西瓜行情还不错,王栋宾的投入都有了回报。了解品种、懂技术、有销路,还有闻喜农商银行做后盾,他对大棚种植信心十足。

像王栋宾这样的优质客户,闻喜农商银行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的。该行工作人员表示,将进一步降低客户的融资成本,如引入第三方担保、下调利率等,让客户“轻装前行”。

有闻喜农商银行相伴左右,对前景充满信心的,不只王栋宾。

临近中秋,闻喜伟平牧农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伟平更忙了。“日产鲜蛋8000斤都不够卖。”他说。

董伟平养鸡多年,最初只有1万多只,历经多次扩容后,目前公司占地面积达10亩,建有标准化鸡舍1栋,养殖蛋鸡5万只。而且,配备了全自动养殖设备及标准化蛋品分级包装线,实现精准饲喂与温控,确保蛋品新鲜。

“咱能发展这么快、这么大,全靠闻喜农商银行在后面顶着。”董伟平说,“来往十多年,闻喜农商银行每次都是超预期相帮。”

技术先进、品质可控、销路畅通……多重因素叠加,让董伟平有了再建一栋鸡舍的想法。

有想法就干。入秋后,他抓紧时间对土地进行平整。获悉董伟平满怀信心地干起来了,闻喜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也迅速上门问需。

“闻喜农商银行真贴心!我还没找人家了,人家就主动找过来了。”董伟平说,“建鸡舍、进设备,还要喂养现有的蛋鸡,两头都用钱,确实不宽裕。”

结合董伟平的实际情况,该行为其匹配了“农担贷”,主要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抵押物的难题,并为其争取了政府财政贴息。

“贷款额度也从15万元提升至45万元。”他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嘛。”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也是闻喜农商银行对客户的期冀。该行定期会举办“银企座谈会”“现场授信会”等,邀请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代表和农户参加,面对面了解他们的融资需求,现场提供解决方案。

降本是手段,增值是目标。闻喜农商银行通过创新信贷产品、拓展综合服务,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提升产业价值,以“金融+”组合拳助力农户与小微企业强信心。

从一款低息贷款到一套综合服务,从一次授信活动到一场资源对接,闻喜农商银行在“降本”与“增值”的双轨上同步发力,不仅增强了客户的发展信心,也为县域经济注入了可持续的金融活力。

稳预期——眼前与长远兼顾

金融赋能乡村治理,既要解眼前之急,也需谋长远之策。闻喜农商银行通过“流失客户回头看”“无还本续贷”等机制,在动态服务中稳定客户预期,在持续陪伴中筑牢信任根基。

闻喜山楂,名扬全国。

近年来,该县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按照“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筑高地”的发展思路,坚持高位推动、突出科技赋能、强化人才支撑、注重示范引领,把推动山楂产业发展作为促进闻喜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走出一条具有闻喜特色的山楂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截至目前,该县山楂种植面积达5.1万亩,年产量1.3亿公斤;从事山楂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80多个,从业人员1万余人。

山西青山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其中一个新型经营主体。该公司主要从事山楂、山药、草莓等冻干食品加工及销售,年经营收入约2000万元以上。

青山硕自成立之初,就与闻喜农商银行建立了联系。2022年至2024年,其生产流动资金贷款均在该行办理,彼此合作关系良好。

然而,到了今年年初,在最新一轮的贷款周期中,青山硕并未像往年一样用信。通过调查,该行得知其已从他行获得贷款。

“老客户为何会流失?”

面对青山硕改投他行的情况,闻喜农商银行畖底办贷中心对此进行了深度分析。通过内部复盘和外部调研,他们总结出以下原因:一是利率敏感性。他行为争抢优质客户,在贷款利率上进行了大力度优惠。二是服务跟进不到位。近几年来,青山硕的经营规模逐年扩大、资金流变大,而该行给其提供的贷款额度一直为50万元,无法满足其生产经营需求。

分析清楚原因后,畖底办贷中心制定了一套“情感先行—价值重塑—流程优化”的组合拳策略。青山硕负责人史晓璇欣然接受了新方案,并在3天后获得闻喜农商银行的200万元“燕归巢”贷款。

“回得来”更要“稳得住”。让老客户“回来”只是起点,使其真正“留下”并“扎根”才是最终目标。

今年以来,闻喜农商银行扎实开展“流失客户回头看”行动,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客户流失原因,收集改进建议。针对反馈问题,该行持续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放款效率,切实为客户解决实际困难。

同时,针对经营正常、信用良好的客户,该行承诺“不抽贷、不断贷”。特别是在行业周期波动或客户临时遇到困难时,该行还通过无还本续贷、延长授信期限等方式提供持续支持。

陕西华尔瑞运输有限公司的合伙人杜国华,就享受到了闻喜农商银行的这一优惠政策。

杜国华是闻喜人,和朋友在西安经营汽车租赁、建筑材料销售、土石方工程等业务。其公司运行稳定,年经营收入约3000万元。

2021年,该公司与闻喜农商银行建立信贷关系。几年来,随着公司业务扩展,贷款额度也从70万元提升至200万元。

今年9月,该公司贷款到期。由于工程流动资金紧张,其暂时归还本金困难,闻喜农商银行便为其推介了“续贷通”业务,即无还本续贷,最大限度助力客户稳预期。

从挽回流失客户到承诺“不抽贷、不断贷”,闻喜农商银行以实际行动证明:金融赋能乡村治理,关键在于兼顾当下需求与长远发展,让服务真正“稳”在实处、“暖”在人心。

通过整村授信“育新风”,塑造了“信用有价”的文明乡风;通过产品服务创新“强信心”,降低了客户的融资成本与交易成本;通过长效机制建设“稳预期”,增强了客户的内生动力与发展韧性……闻喜农商银行由此实现了从传统资金供给者向乡村治理“共建者”的角色升维——以金融为纽带,嵌入乡村治理的毛细血管,成为凝聚信用的“黏合剂”、激活产业的“催化剂”、稳定预期的“压舱石”。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