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枣园”风景独好——稷山县蹚出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20

从万籁俱寂的万亩枣林到璀璨夺目的万盏花灯,从单日营收6000元的林下烧烤营地到年产值2000余万元的深加工车间,从吸引三省游客的华灯嘉年华到联动27家旅行社构建的“3小时旅游圈”……

文化为魂,产业为基,旅游为形。依托15.3万亩板枣林和17500棵千年古树,稷山县倾力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的国家板枣公园,在这片获吉尼斯认证“中国最大千年古枣树群”的土地上,奏响农文旅融合的时代强音。

音乐营地,点燃夜经济

巨大的双喇叭“收录机”模型惟妙惟肖,五彩缤纷的鲜花车、茶饮集装箱十分吸睛……7月16日傍晚时分,长治市某国企的团建大巴驶入园区时,游客们被眼前别有洞天的景象深深吸引了。

林间灯火与满天星光交相辉映,空地上的电子大屏正播放着温馨的影像,灯光串珠般缀满枝头。这一天,正是景区“枣树底下好乘凉”系列活动的百姓大舞台开放日。这批远道而来的游客刚刚安顿就绪,便在营地体验了自助烧烤,随后迅速融入现场的氛围中。当音乐响起,游客与村民陆续登台,或高歌一曲,或随性舞蹈,台上台下打成一片,直到晚上9时许仍不愿散去。一位年轻员工举着烤串兴奋地说:“没想到,团建还能这么玩。”

这一切,得益于板枣枣园对“婚礼遗产”的巧妙延续和深度开发。去年那场国家级活动——集体婚礼的热烈与浪漫,已沉淀为板枣公园发展夜经济的丰厚基底。去年9月22日,“家国同庆 见证幸福”2024年全国万人集体婚礼山西运城分会场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运城及周边省市的84对新人共赴甜蜜之约,受到全国妇联的高度好评。活动结束后,利用既有的场地和设施设备,板枣公园管理方乘势而上,及时筹资近百万元,以原有大屏幕为核心,拓展两块副屏幕,对5000多平方米的场地进行整体提升改造,打造出集视听体验、餐饮休闲、文化展演于一体的“枣乡音乐营地”。

从今年5月初到8月底,以“枣树底下好乘凉”活动为龙头,这片林下营地热闹非凡。每周都有不同主题文化活动,网红达人助阵、群众自发参与,逐渐形成了集夜游、夜娱、夜食、夜购于一体的文旅消费场景。烧烤区、茶饮点,仅周末单日销售额可达6000元,工作日也有4000元左右。

合纵连横,发力“枣园+”

今年7月,山西省旅游协会、太原市稷山商会与稷山县后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启区域文旅协同发展的新篇章。这场于7月8日至9日举行的签约活动,集结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与企业三方力量,组织来自27家旅行社的43名负责人实地走访稷山,深入考察旅游资源。

考察途中,旅行社代表们搭乘的“稷山号”观光小火车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清脆的汽笛声中,小火车缓缓穿行于绿浪翻滚的万亩枣园,一边是国潮旅拍十二坊中飞扬的汉服衣袂,一边是枣花民宿中传来的欢声笑语。代表们在明清风格的大集广场感受市井烟火,在功能丰富的温泉屋洗去一身疲惫,深情拥抱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惬意时光,不虚此行。

作为“后稷故里”“板枣之乡”,稷山的文化底蕴如老树盘根,深沉厚重。这里不仅有七大国保单位静立岁月之中,还有数项非遗技艺传承千年不息。近年来,为进一步开辟外地客源市场,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稷山国家板枣公园主动出击,与西安、郑州、太原等周边城市的近百家旅行社紧密联动、强强联合,加快构建“3小时旅游圈”。

“我们整合资源,与周边兄弟县(市)的景点串联成线,推出‘枣园+’多元主题游,吸引旅行社量身定制特色行程。特别是7月初至8月底,中侨国旅就分3批组织团队前来体验。两天一晚的行程中,游客们既感受了千年枣林的自然生态,又沉浸于接地气的百姓舞台,还在烧烤露营中增进了情谊。”稷山县后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沁声说,“同时,我们还千方百计培育开发研学旅游市场,今年以来已接待学生团队1.5万余人次。”

记者还了解到,稷山国家板枣公园正积极推动与国家5A级景区云丘山的互动合作。因游客前往云丘山景区需从稷山境内下高速,两景区线路互联、资源共享,做足“路过经济”,实现“游在云丘山,消费在稷山”的共赢格局,进一步释放区域联动的消费潜力。

上下求索,“链”出新动能

在板枣公园东区核心区域,两座以传统夯土墙为外观风格的建筑静静矗立于林下经济园中,古朴厚重而又充满现代气息。

这里正是建设中的稷山县乡村振兴示范园服务中心与特色农产品加工中心,项目自2024年启动建设以来进展迅速。目前,主体设计已全面完成,进入内部装修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阶段,预计2026年春节前即可正式投入使用。

这座加工中心并非简单的农产品加工厂,而是园区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关键一环。在现有蛋液、鸡肉鸡汤功能性食品、板枣功能茶、调味醋和板枣咖啡等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园区锚定“农头”到“工尾”的全链发展,进一步加快推进板枣饮品和蛋鸡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生产。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000余万元,将显著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增强稷山板枣和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自2022年至今,我们致力于建设稷山国家板枣公园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已逐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齐全的农文旅融合综合体。特别是,随着三期项目的实施推进,园区在北区板块新增15套温泉民宿,依林傍田、风格雅致,将自然生态与休闲体验巧妙结合,为游客提供独具特色的康养旅居服务,红枣观光、农耕体验、美食品鉴与温泉度假等多业态已趋于成熟。”董沁声说,“与此同时,我们锚定农文旅融合的全产业链条,规划建设以板枣系列产品为龙头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中心,它们不仅是园区产业升级的引擎,还是文商旅深度融合的新地标。在加工中心北侧,还规划了2000平方米的空地,为未来产业链延伸和规模扩张预留了空间。”

记者 杨红义 杨 琳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