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超市“夜经济”里的节约智慧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10

夜幕降临,时针指向晚上8点,东星超市的生鲜区、熟食区却迎来了一天中的消费小高峰。在蔬菜区,紫莹莹的茄子、鲜嫩的黄瓜、黄澄澄红艳艳的菜椒等换上了新价签,原价20元一袋的贝贝南瓜也是半价出售,存放时间较短的绿叶菜都被挑出来放进手推车里供消费者选择;水果区里,搭配好的“组合果盒”,原价20元的,现在8元就能拿下;炸货区的小酥肉、鸡米花、干炸小黄鱼等被分装成小份,13元就能带走两盒;卤肉柜台前,酱猪耳、卤鸡腿被精致地装在透明盒里,一口价的优惠让不少顾客驻足……

“我这一大袋蔬菜和水果,早上买得花20多块钱,现在不到10块钱就搞定了!”正在结账的张阿姨手里提着满满当当的购物袋,里面装着打折的青菜、水果和一盒卤肉,“以前觉得打折的东西不新鲜,现在发现都是当天的货。既省钱又能吃到新鲜的,何乐而不为呢。”

在炸货区,年轻的李先生正为孩子挑选鸡米花,“孩子爱吃这些,但一大包买回去吃不完容易坏。现在超市分成小份包装,新鲜又不浪费,这种方式特别好。”他指着透明包装里的鸡米花说,“你看,13元两盒,这分量刚好够孩子吃一顿,价格还便宜一半。”

东星超市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出晚间8点后折价活动,是为了减少食材浪费。“以前每天闭店前,总有不少当天的蔬菜、水果和熟食要处理,扔了可惜,留到第二天品质又不好。现在通过折价,这些食材能被充分利用,每天的浪费量减少了近七成。”他表示,所有折价商品都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新鲜度,“绿叶菜都是早上上架,晚上还很新鲜;卤肉、炸货都是当天现做,冷藏保存的话,保质期能到第二天,顾客可以放心购买。”

在卤肉区,记者看到“常五爷卤肉系列”的酱牛肉、猪耳朵等被整齐地摆放在冷藏柜里,旁边的温馨提示牌写着“购买后请尽快食用或冷藏保存(0℃~4℃)”。工作人员正在为顾客介绍打折的卤味,“这些卤味都是今天下午刚做的,晚上打折后很受欢迎,既能让顾客尝到实惠,又避免了浪费。”

市民刘女士是这里的常客,她告诉记者:“以前买东西喜欢囤货,结果很多都放坏了。现在跟着超市的折价时间来买,需要多少买多少,既节约了钱,又减少了浪费,这种消费方式很值得推广。”

从“怕浪费”到“巧利用”,从“盲目囤货”到“理性消费”,东星超市的晚间折价模式不仅是一种商业策略,还是对绿色消费理念的实践。在超市里,不同年龄段的顾客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消费方式:老年人精打细算挑选打折蔬菜,年轻人为孩子选购小份炸货,上班族则会带一份打折的卤味作为晚餐。

这种模式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也为减少食物浪费、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成为一种理性消费新选择。

节约是对资源的尊重

随着年轻人不再盲目追求品牌,更注重商品的性价比,在资源再利用中实现消费价值最大化,一股崇尚节约、践行绿色消费的新风尚正在城市中蔓延。

除了东星超市的晚间促销,其他超市也在探索类似方式,如设置专门的临期食品区,将临近保质期的商品集中打折销售;一些生鲜电商平台推出“拼单团购”“尾货特卖”等活动,让消费者以更低价格买到心仪商品。

东星超市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明白节约不是“抠门”,而是对资源的尊重;理性消费不是“委屈”自己,而是对生活的负责。“我们会继续优化这种模式,让更多人参与到节约、绿色消费的行列中来。” 记者 赵茜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