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打通就业供需适配堵点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时间:2025-09-03

坚持供需两端发力,大力提升供需之间的稳定性与匹配率,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关键所在。要坚持需求导向,以优化就业供给为突破口,科学运用需求预测、动态跟踪、多源融合等载体举措,在量增质升中全面构建供需适配的就业新生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促进就业尤其如此。建立统一的就业资源数据库与服务应用平台,进一步完善数据共享、统计分析、信息公布、结果反馈等工作机制。聚焦国家重要战略大局、重点行业发展趋势、高新技术变革前沿,加强对未来职业演进、岗位需求的分析研判,做好人才培养和供给等应对措施,把握促进供需适配的先机。

适配度好坏,关系就业质量高低。强化动态监管,严格落实周调度分析、月评估验证、季通报预警等制度,充分利用就业失业登记、社税关联数据、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统计等数据进行实时比对分析,从行业等不同维度,对就业供需实施动态监管,准确把握供需发展趋势与变化规律。对影响就业供需适配的新情况新问题,迅速通过优化就业资源配置、促进要素有序流动、充实政策工具储备等,将解决眼前急需与布局长远发展有机结合,在精准治理的轨道上推动就业供需同频共振。

当前,供需不匹配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供给迟滞,本质是学、教、研、工、产、服等资源要素与促进就业融合不够、衔接不畅。这就需要以深化教育改革、拓展技能培训、优化服务体系等为驱动,多举措、广路径推进就业供需融合直链。在产教融合上,按照“学业对标职业、专业对接产业”的思路,加快学科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在技岗对接上,充分依托就业创业培训机构、企业实训基地、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等力量,提升技能培训与岗位需求的契合度。在服务指导上,全面搭建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多行业实时共享的就业公共服务网络,及时发布岗位需求信息,点对点、面对面地搞好就业指导,以高效便捷的服务助力劳动者快速就业。     (摘编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