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02
眼下的郇阳大地,秋意渐浓,硕果飘香。在临猗县角杯镇樊家营村,早熟柿子“七月黄”迎来采收期,清甜的果香从田间地头一路弥漫到收购网点。种植户们忙着采摘、分拣、包装、销售,丰收的喜悦溢满乡村每个角落。
在樊家营村柿农张宗丽的柿园里,柔和的阳光透过枝叶洒在金黄的果实上,这些三四年树龄的柿子树,虽不算粗壮,却挂满沉甸甸的柿子。“我种了3亩‘七月黄’,这个品种易管理、产量高,亩产轻松过万斤。”简单的话语中,尽显张宗丽对“七月黄”柿子的认可。
“七月黄”柿子,因其通常在农历七月成熟而得名。它不仅外形圆润饱满、色泽橙黄诱人、口感脆甜多汁,还兼具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此外,与普通柿子相比,“七月黄”上市较早、货架期长,且易管理、产量高。这些优势使得“七月黄”在市场中颇具竞争力,日渐成为广大柿农心中的“致富果”。
在樊家营村的鲜柿收购网点,满载“七月黄”柿子的三轮车排成了长队,柿农们小心翼翼地将一筐筐精心挑选的“金果果”卸下车,验货、过秤、分拣、装箱、装车,等待发往全国各地。来自浙江的客商张彩旗,已是这里的“老熟人”,他在樊家营村收购鲜柿已有十年之久。基于长期稳定的购销合作关系,他早已和当地农户形成了成熟的产销对接模式。“基本上我们每天能发七八千斤,樊家营的柿子品质稳定,在浙江很受欢迎。”指着正在装车的柿子,张彩旗笑着说。
“七月黄”柿子上市,标志着樊家营村柿子产业全年产销工作正式开启。樊家营村柿子种植历史悠久,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目前,该村所产柿子囊括了“火葫芦”“阳丰”等多个优质品种。从早熟的“七月黄”到中晚熟的各类品种,樊家营村不仅实现了“四季柿香盈市”,更让柿农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村集体的“家底子”厚了起来。
本报记者 董战轩 特约通讯员 闫豪杰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