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全力绘就现代化人民城市新画卷

​ ——临猗县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品质提升记略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28

暑热未消,时序已秋。临猗县城北环路雨污分流施工现场机械轰鸣,施工人员正加快铺设管道。该民生工程总投资3100万元、全长2.69公里,采取“错峰施工+流水作业”的模式全力冲刺,预计9月底主车道通车。这是临猗县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品质提升的一个缩影。

作为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县,临猗县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抢抓政策机遇,强化城市“里子”“面子”一体推进,深入破解基础设施短板,聚焦城市管理精细化,全力绘就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城市新图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表”“里”一致让城市更宜居

炎炎烈日炙烤着北环路,挖掘机不停轰鸣,工人们的汗水浸透工装,却无碍手中管道的精准铺设——这是城市“里子”工程的攻坚现场。

城市道路建设是民生工程,既关乎群众日常出行,又事关城市转型发展。

近年来,临猗县持续推进城市道路改造提升工作,累计投入13.88亿元,先后新建并改造了丰喜大道、西环路、东环路、合欢西街、嶷山路、体育路、猗顿街、古仿街等一批城市主次干道,城市路网日益完善,群众出行更加便捷舒适。

在完善路网的过程中,临猗县在做好地上道路设施提升改造的同时,更注重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精心谋划实施了雨污分流改造(一期)项目,涉及12条道路,总长30.4公里,分3年逐步建成:2024年已完成五一路、峨嵋大道、云梦路及县城瓶颈管网所在的4条道路改造;2025年推进双塔南路、北环路、建设路、郇阳街、合欢街5条道路的改造工作;2026年计划完成剩余南环路、府东西街、东城路3条道路的改造工作。

“北环路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全段采用流水作业施工,目前从209国道至五一路,依次开展了三七灰土层平整、路基平整、雨水支管开挖、主管道沟槽素土回填、雨水井室安装等工作,整个流程无缝衔接,确保施工高效有序。”项目施工负责人荆华介绍道。

为应对高温天气,施工队采取了“错峰施工+轮班作业”模式,科学安排工作时间,抢时间、赶进度,确保工程按计划稳步推进。“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完成后都会进行严格的质量自检,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步工作,确保工程质量过硬。项目改造完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道路排水系统的地下‘毛细血管’,提升道路及周边小区的排洪防涝和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一遇大雨街道就积水的现状。”项目技术负责人高松表示。

城市建设永远在路上。在一期雨污分流改造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上,2025年临猗县进一步谋划雨污分流改造(二期)项目及雨污分流源头治理项目,计划用3年至5年时间,对城区剩余的13条道路以及城区学校、医疗机构等公共建筑全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最终实现城市雨污分流提升改造的全域覆盖。

精细管理让城市更有序

清晨,渣土车司机张强在仔细检查车厢的密闭锁扣后,登上驾驶室,启动车子朝目的地驶去。“有了这种装有全密闭防抛撒装置的车子,运送渣土的过程中再也不用担心路上撒得到处都是了。这也是在为城市环境作贡献。”张强笑着说。

渣土车发生的变化,源于2025年临猗县住建局针对城区建筑垃圾开展的专项治理行动。为破解城区建筑垃圾私拉乱运、沿途抛撒、随意倾倒等“老大难”问题,该县住建局强力推进针对建筑垃圾开展的专项治理行动,一系列举措落地见效:

——强化宣传引导。通过进工地、访商铺、入农户等多渠道,全方位普及建筑垃圾处置的法规要求,让群众深刻认识到乱堆乱倒的危害,凝聚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管理的合力。

——细化管理标准。专门制定《临街住宅门店施工建筑垃圾管理指引》,从产生、堆放、拉运到处置,每个环节都明确操作规范,确保所有建筑垃圾“点对点”送至政府指定填埋场规范处理。

——严格运输规范。要求运输车辆保持车体整洁,全程密闭运输,从源头杜绝沿途遗撒造成的道路污染。

——加强违规监管。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对乱堆乱倒、抛撒滴漏等行为“零容忍”,先责令限期整改,对情节严重的依法处罚,形成有力震慑。

截至目前,专项行动已规范劝导建筑工地、临街施工及门店装修行为200余起,整改随意倾倒问题5起,作出行政警告3起、行政处罚8起。铁腕治理下,城区建筑垃圾乱象得到有效遏制,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建筑垃圾专项治理行动仅仅是临猗县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的一个例证。近年来,从人行道到机动车道建设,从主干道到背街小巷管理,从马路牙到绿化带提升,从路边摊到广告牌管理,临猗县在城市建设管理的每个环节都精雕细刻、精耕细作、精益求精,靠细节体现用心、体现水平,让城市更干净、更有序、更精致。

精准施策让城市更整洁

曾几何时,临猗县城区的街头巷尾遭到小广告的严重“侵袭”:路灯杆上、公交站旁,甚至是树木之上,房屋租赁、招工培训等各色小广告肆意蔓延,宛如顽固的“牛皮癣”无情地侵蚀着城市的美丽面容,成为一道道刺眼的“伤疤”。全面清除城市街道的“牛皮癣”,群众呼声很高。

倾听人民群众呼声,聚焦人民群众需求。如今,转变已然出现,这些“伤疤”正被一点点清除。每日,城管队队员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手持清理工具,对附着在各类公共设施上的小广告展开“地毯式”围剿。从繁华的主次干道到静谧的背街小巷,从崭新的公交站台到沿街墙体,只要有小广告的踪迹,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

全面清除各色小广告仅仅只是开头。为长期长效打击违法张贴小广告,让城市“牛皮癣”彻底消失,临猗县住建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制定实施“每日巡查、每日清理”的硬核机制,尤其是对于涉嫌虚假诈骗的小广告,执法队迅速固定证据,果断移交公安、市场监管部门,构建起“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严密闭环链条。

今年上半年,临猗县住建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以雷霆之势开展“城区违规小广告及施工围挡专项整治”,4600余处小广告被清理一空。

与此同时,城区各处的施工围挡也迎来了“颜值逆袭”。执法队严格遵循《临猗县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围挡管理规定》,秉持“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展开全面排查整治。破损的围挡得以修复更新,蒙尘的墙面重焕洁净,非法小广告被彻底铲除。不仅如此,执法队队员还逐户走访,强化“门前三包”责任,耐心向商户讲解乱贴小广告的法律后果,引导商户主动守护门前环境。小吃店主王大姐看着整洁的店门感慨道:“以前小广告让人瞧着心烦,如今各家各户都在清理,整条街看上去清爽多了!”

从城区路网的完善提升到地下管网的生态重构,从对建筑垃圾精细管理到城市“牛皮癣”全面清除……临猗县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基因,统筹城市建设、管养、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放开手脚抓建设、抓管理、抓落实,以“加速度”的决心和气势,把人民城市建设得更精致、更完美、更宜人,奋力书写新时代城镇化建设的“临猗答卷”。

记者 王文军 特约通讯员 罗晓庆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