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8-26
宁水龙
身边一些文友看到笔者写的《姜嫄阁前说姜嫄》一文,有人提出:你文中说是圣母姜嫄本属有邰氏女,生于稷山小阳村,当地纪念她的胜迹与景观不少,除却当地,哪些地方还有类似记载和传说?笔者遂对一些地方祭祀姜嫄和她儿子姬弃(后稷)的场所及文化进行了梳理。
仅我省就有绛县:其县城南15公里的凤凰山,建有姜嫄祠及圣母墓,民国年间学者曾考证为晋南重要的姜嫄祭祀场所。新绛县:该县阳王镇稷益庙,供奉后稷、姜嫄、伯益等神像,壁画内容包含姜嫄、后稷等农耕神祇,反映周人分封后姜嫄信仰的扩散。万荣县:该县太赵村有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稷庙,内主祀农祖后稷与圣母姜嫄。河津市:该市连伯村,有一座高禖庙,主祀女娲,配祀大禹、后稷和姜嫄。每年农历三月十八与九月十八举办庙会。因传说姜嫄的娘家、外祖母家均在连伯村,故庙会中姜嫄神像被赋予“回娘家、走舅家”的拟人化仪式,形成“迎神走亲戚”的民俗传统。
另外,陕西省亦有几处。武功是古邰国所在地,这里也是姬弃后人古公亶父(据考证他亦袭封后稷)教民稼穑的地方,至今仍有姜嫄修身之处小华山、省级文保单位姜嫄墓、后稷教稼台。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和六月初七,武功都要举办庙会,俗称“游百病”。关中腹地杨凌区:这里根据司马迁名著《史记·周本记》中关于姜嫄履迹生子后稷姬弃、三弃三抱的记载,在杨凌区揉谷镇姜嫄村建有姜嫄祠,每年正月二十三,该村都要举行姜嫄庙会,周边群众纷纷前来祭祀姜嫄与后稷,成为传承千年的传统古节。在陕西省岐山县县城西北有周公庙和姜嫄殿,周公庙以周公姬旦为主神,姜嫄殿香火繁盛,尤以每年农历三月初十至十三日的庙会为核心,传统祈子习俗盛行,如拜谒姜嫄娘、娘求童鞋、现场泥塑童子等。宝鸡市凤翔区的城隍庙内供奉的姜嫄像,被视为媒神。宝鸡市的金台观姜嫄洞,是一个道教场所,融入了姜嫄信仰。旬邑县姜嫄湖、富平县的高禖祠,都以唐代祠庙延续着姜嫄信仰。
甘肃省庆阳市:相传后稷姬弃的儿子不窋(zhi),在夏朝太康年间担任农官,后因朝纲混乱,他率部族从陕西邰地迁至豳国(今甘肃庆阳一带),在戎狄之地重建周族基业,开拓农耕文明。至今庆城县留存有不窋城、后稷与姜嫄祠庙等纪念景观,每年农历三月初五举行盛大庙会,相传这是不窋的儿子鞠陶、孙子公刘最初提议,曾孙庆节选定的祭祖日,很早就形成“一年小祭,三年大祭”的规制。现今庆城县东南的帽盒山周祖陵景区的周祖大殿,供奉十三代周先祖,并设有农耕文化博物馆。
以上是笔者近30年来出于研究后稷文化的追求,或参加县上组织的“重走后稷路”晋陕陇三省文化考察活动,或约文友游览所见所闻而记之。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