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8-25
在数字浪潮下,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游戏,对积淀千年的中国经典文学产生兴趣,是许多家长面临的难题。智能手机达人、宝妈小洁,没有选择“堵”,而是聪明地选择了“疏”,将孩子对屏幕的兴趣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巧妙结合,探索出一条充满欢声笑语的亲子共学新路径。
“这些天好像每天都在制作‘很有趣的视频’!”小洁笑着对记者说,眼神里闪烁着创造者的光芒。“这不仅仅是一个‘作业’,更像是一场与孩子穿越回唐朝的冒险之旅。”
小洁口中的“作业”,是她和孩子决定以李白的《赠汪伦》为主题创作一个视频:“我想从第一人称的角度,也就是汪伦的角度,去讲这首诗背后的故事。让孩子感觉不是在学习,而是在听一个朋友讲述自己和大诗人李白之间真实、有趣的故事。”
第一步:生成“奥斯卡级”剧本——AI是博学的编剧
“一切创作的基础是脚本,你需要告诉AI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小洁边说边打开豆包演示。
她勾选“深度思考”模式,输入了核心指令:“假设你是李白研究专家学者,请帮我以汪伦的第一视角解说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从汪伦的背景(哪里人、职业)开始,两个人相识、相交、相知的角度,其中要包括‘万家酒店’的故事。”
片刻之后,一份详尽的视频分镜脚本便呈现在屏幕上。脚本不仅用汪伦的口吻娓娓道来,还细致地划分了镜头,包括场景、人物动作和情感变化。
“看,‘万家酒店’的典故就在这里。”小洁指着脚本解释,“汪伦幽默自白‘我呀,当时为了请动这位大名鼎鼎的诗仙,可是耍了个小花招。我写信告诉他: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一听,欣然前往,结果发现‘十里桃花’其实是潭水名,‘万家酒店’只是店主姓万。这份坦诚和机智,正是他们友谊的开始。孩子听到这里哈哈大笑,瞬间就记住了这个故事和故事里的人物。”
第二步:绘制“电影级”画面——AI是万能的制片与美工
有了剧本,下一步就是视觉化。小洁在豆包中根据每个分镜提示词,生成对应画面。
“指令非常关键,越具体,成品越符合预期。”她分享了自己的秘诀,“我会输入:请根据视频分镜脚本,生成对应画面,李白和我(汪伦)的形象保持统一。画面要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当时的朝代(唐朝)及场景,电影级画面、电影级特效,比例16:9。”
AI生成的画面极具电影质感,但初期难免有瑕疵。“比如这个镜头,李白的形象和其他画面不统一,没有胡子。没关系,我们可以‘打回去重做’。”小洁演示了如何通过指令“请重新生成镜头2,将李白的形象和其他图片保持统一”来优化,直到满意为止。
随后,她将静态图片通过工具的“生成视频”功能,转化为动态短视频,并精心输入“景别”(如特写、全景)和“运镜”(如推近、平移)等指令,让静态画面“动”起来,赋予其生命力和叙事感。“豆包每天免费生成次数有限,但别担心,我们还有像‘即梦’这样的备用工具。”小洁补充,“核心方法是通用的,多尝试几个平台,总能找到最顺手的。”最后,她将一幅古朴典雅的中国风画作为片尾展示。
第三步 完成“大师级”剪辑——AI是贴心的后期助手
所有素材准备就绪后,小洁打开了最常用的剪辑软件——剪映。
“剪辑听起来专业,但其实是最‘傻瓜’的一步,因为AI承担了最重的工作。”她将生成好的所有视频片段和片尾导入剪映,拖入轨道。
接着,她将脚本中的旁白文本输入“口播稿”功能,并选择了适宜的AI配音员。“瞬间,一个富有感情、字正腔圆的旁白就生成了。”之后,她通过“变速”功能微调视频片段的快慢,让画面和旁白同步。
“接下来是孩子最喜欢的环节。”小洁说,“我们会一起给视频添加字幕,选择好看的字体和颜色;在片尾加上《赠汪伦》的全文和标题;再挑选一首舒缓的中国风轻音乐作为背景音。”整个过程中,孩子担任了“美术指导”和“音乐总监”,参与感十足。
最后,添加封面,导出成片。一个由母子联手打造的、独一无二的《赠汪伦》故事短片就诞生了。
“它锻炼了孩子的多重能力。在构思阶段,是逻辑梳理和文学理解;在生成和优化AI指令时,是沟通与表达;在剪辑阶段,是审美培养和耐心锻炼。最重要的是,它让学习从被动‘灌输’变成主动‘创造’。”小洁总结,“当孩子看到自己参与制作的视频,那种成就感和对诗的理解,是背诵几遍都无法比拟的。”
如今,小洁和她的孩子已经计划将下一个“创作目标”定为《桃花源记》。“新的工具能帮助提高效率,关键在于要掌握使用技能,并赋予其温度和创意。”小洁说,“与其焦虑孩子被科技产品‘吞噬’,不如与孩子一起驾驭科技,回到过去、走进未来,让古老的经典在新时代的屏幕上重新绽放光芒,这才是亲子教育最美好的方式。”
□记者 王露 文图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