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遇良医如逢甘霖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8-22

□马芳骥

我是稷山县稷峰镇的一个普通农民,这辈子没见过多少大场面,可这次在运城市中医医院的经历,却让我打心底里觉得,能遇上吕战兵这样的医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事情得从我的老毛病说起。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这病,折磨我好些年了。2017年在西安做过手术,本以为能安生些,没承想今年春天又复发了,疼得我直不起腰,走两步路都冒冷汗。一开始,我和家人没多想,只觉得“还是得找大地方”,盘算着再去西安。可身边朋友劝我:“先去市中医医院看看吧,他们骨科的吕战兵主任,治这病可有一手。”

抱着“先拍个片子,了解下情况再做决定”的想法,我揣着忐忑的心情去了市中医医院。排队等拍片的时候,旁边一位闻喜来的大姐和我闲聊,一听说我是来看腰椎的,她立马说:“那你可得找吕主任,我前几年就在闻喜找他做过手术,这不,这次有点不舒服,直接奔他来了。”大姐还跟我说,医院请吕主任来,就是为了让咱老百姓在家门口能看上好医生。她这话一落地,我心里那点犹豫,一下子就少了大半。

拿着片子找到吕主任办公室时,我其实还挺紧张——毕竟是复发,情况肯定比第一次复杂。可吕主任一开口,我就松了半截子气。他没先开方子,而是拿着片子,一点点给我指:“你看这里,突出的位置比上次更靠近神经,年纪也上来了,恢复起来会慢些,治疗难度确实不小。”他不光说病情,还问我家里的经济情况,跟我算哪种治疗方案更合适,花的钱更少,又能保证效果。

说实话,活了大半辈子,看过不少医生,可像吕主任这样,把病情、年龄、难度、花费,甚至我这农民的经济条件都掰开揉碎了讲的,真不多见。他没有因为我是复发的复杂病例就推脱,也没有夸大其词让我花冤枉钱,就那么实实在在地跟我分析。那一刻,我心里热乎乎的,当场就决定:“吕主任,我就在这儿治了!”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吕主任听了,当即说:“你这情况特殊,我不增加你的治疗费,明天就组织科室医生会诊,一定给你制订最好的方案。”

第二天一早,我还没睡醒,病房门就开了。吕主任带着科室的几位医生已经站在床边了。他们围着我的片子反复研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又轮流问我:“这儿疼不疼?”“弯腰的时候哪块最难受?”大家都蹲下来,用手摸、用拳头轻轻敲、帮我活动腿,一点点确认病灶位置。那认真劲儿,就像在研究什么稀世珍宝,生怕漏了一点细节。最后,他们合力定下了手术方案,还给我仔细解释了每一步是啥原理,让我这不懂医的人也听得明明白白。

住院第二天,手术就安排上了。从上午11点到下午2点,整整3个小时,吕主任带着他的团队连午饭都没顾上吃。等我从麻醉中醒过来,第一个来看我的是主治医生,问我感觉怎么样;没过一会儿,吕主任也来了,他弯着腰,轻声问我:“腿还麻不麻?试着动动脚腕看看?”见我能稍微活动了,他才松了口气,又仔仔细细嘱咐我术后怎么躺、怎么翻身、吃什么能补身体,连“别过早下床”这种小事都念叨了好几遍。

那一刻,我躺在床上,看着吕主任略带疲惫却依旧温和的脸,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感动。咱农民不怕吃苦,就怕遇着不实在的人。可吕主任呢?医术精湛,看片子、定方案,一眼就能抓住关键;更难得的是医德高尚,他心里装着患者的难处,想着怎么能让咱少花钱、看好病,说话算数,组织会诊一点不含糊,做手术更是亲力亲为,连顿饭都顾不上吃。

现在我恢复得挺好,已经能慢慢走路了。每次想起住院的日子,都觉得心里暖烘烘的。吕战兵主任,还有市中医医院骨科的医护们,你们就像这春天的甘霖,滋润了咱患者的心田。千言万语说不尽感谢,只盼着这样的好医生能被更多人知道,也盼着吕主任和他的团队平平安安,能救治更多像我一样被病痛折磨的人。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