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8-18
卫世新 杨建义
8月15日清晨,汾河畔的新绛县龙兴镇娄庄村被《鼓跃龙腾》的激昂鼓点唤醒。随着千名游客涌入田野,1000亩高标准稻田在晨雾中揭开神秘面纱,宣告这座“北方小江南”正式开园迎客。周边游客及村民共计5000余人参与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为秋日乡村注入蓬勃活力。
开幕式上,大型情景舞蹈《稻香曼舞》率先登场。20名舞者身着金黄稻穗服饰,通过插秧、耘田等农耕动作,在碧波荡漾的稻田中演绎生命律动。全息投影技术将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梦”投射在天际,与真实稻浪交相辉映,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一震撼场景。
活动现场设置荷塘小道、荷花仙子舞、田野情景剧、NPC闯关游戏、水上蹦床等9大主题体验区。在文化长廊,游客通过全息投影技术感受千年稻作历史;农耕园内,亲子家庭参与徒手抓鱼、收获稻米等趣味农事比赛;稻艺工坊里,非遗传承人带领游客用稻秆编织稻草人、制作稻田画,将丰收喜悦转化为艺术创作。“孩子在这里能看到米饭怎么从田里长出来,比课本生动百倍!”市民张女士带着女儿在稻田迷宫中穿梭,脸上洋溢着笑容。
这片“稻香王国”的前身,曾是“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的盐碱滩。2018年,娄庄村村“两委”成立了聚英水稻生产合作社,带领村民踏上“以稻治碱、生态兴村”征程,经过几年的努力,该村水稻生产面积达到1000余亩,实现了从“盐碱滩”到“鱼米粮仓”的华丽转身,仅水稻生产一项年产值就有500万元。
如今,这里已形成“一核三带”产业格局:核心区打造稻田景区,辐射带动生态农业带、休闲旅游带、科普教育带协同发展。
景区核心的禾香馆内,现代智能灌溉系统与传统农耕工具同框展示,千年稻作文化在此立体呈现。馆外的田园综合体更是将浪漫演绎到极致。“我们将以景区开业为新的起点,完善景区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旅游产品,把娄庄稻田景区打造成一个集现代农业、亲子研学、田园休闲、康养度假、艺术美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村党支部书记赵建民在开幕式上的发言激荡着3000名娄庄村村民的心。
夜幕降临,游客围坐在稻草堆旁,欣赏星空下的民俗篝火晚会。当《美丽之路》的旋律响起,白鹭掠过稻浪,打铁花的星火与晚霞共舞,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这片曾遭遗弃的盐碱地,如今已成为水稻文化体验区。它的蜕变不仅是农业技术的胜利,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这里是孩子的乐园,乡愁的驿站,农事的天堂,更是亲近自然、纵情欢乐的田园嘉年华。”稻田深处,带领娄庄村民一步步发展水稻生产的娄庄村聚英水稻生产合作社负责人张高平高兴地说。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