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15
8月12日至13日,“智汇山西”专家人才夏令营暨第二届“运城人才周”活动开展专家人才入企服务。来自全国各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兵分多路,深入我市企业车间,围绕碳基新材料、镁精深加工、铝精深加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精品钢、特色新材料、人工智能八大产业,展开了一场产学研对接的“把脉问诊”之旅。每次入企服务之后都有一场精心组织的产才融合座谈会,企业代表们聚焦技术瓶颈与人才渴求直言不讳,专家团队则依托深厚的学术积淀与行业洞察开出发展“良方”。
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所长刘嘉麒深入芮城宏光医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为期一天的深度调研。刘嘉麒提出,在当前医疗产品升级与国际竞争加剧的双重背景下,企业需进一步聚焦产品创新能力建设,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他建议当地政府充分发挥引导支持作用,通过精准化政策扶持,为企业创新发展破解瓶颈、保驾护航。
碳基新材料产业组专家深入山西永东化工、山西安仑化工、山西阳光焦化集团生产车间,系统了解企业现状与发展痛点,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架起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桥梁,为运城碳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科研支持。
镁精深加工产业组专家走进山西瑞格金属新材料、山西银光华盛镁业和垣曲五龙镁业,实地参观、仔细审视各企业的系列产品,探究企业发展脉络。专家们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结合企业的产品现状进行技术分析,并就如何推进镁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给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在铝精深加工领域,专家团队先后走进中铝山西新材料、河津炬华铝业、山西新环精密制造和山西复晟铝业,一边参观企业生产线,一边就产业链延伸、产品结构优化、绿色低碳转型等展开热烈讨论。企业和专家均表示,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助推铝精深加工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新突破。
生物医药产业组的调研足迹覆盖芮城、平陆、万荣三县,专家们走访了山西兆益生物、山西大禹生物、山西中农化生物技术及山西华康药业等企业。其间,专家们围绕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所需、转型所向、企业所盼、技术所需四大维度,直面企业转型困境与人才结构性缺口坦诚交流,提出破解之道。
装备制造产业组行程紧凑,先后到山西天立电缆、山西晨丰汽车制造、山西东睦华晟粉末冶金及山西河东雄风农机等企业观摩交流。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专家在座谈会上,针对晨丰汽车、广宝机械等企业提出的技术攻坚与人才短缺难题,逐一开出“良方”。
精品钢产业组专家深入垣曲翌佳环保科技、中条山机电设备、新绛高义钢铁及闻喜建龙实业等企业考察调研。针对企业普遍面临的降本增效、产品创新、人才储备等关键诉求,专家们提出了精准建议。如强化与下游协同,深挖工艺余热回收潜力;紧贴市场需求,集中资源打造高附加值拳头产品等。
特色新材料产业组专家深入山西弗铂斯耐火材料制品、山西中科晶电、中磁科技、永济优耐特,仔细观摩生产流程与产品创新成果。企业负责人与专家围绕产业现状、合作愿景与未来发展方向畅所欲言,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资源共享等关键层面达成了共识。
人工智能产业组专家在运城锐宝制版、山西兆龙新材料、恩光科技和夏都空域等企业,聚焦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设备升级改造及高分子材料运用等,与企业代表就前沿技术动态与落地路径展开了热烈讨论。座谈会上,专家们就前期我市工信部门收集的企业技术需求一一作出详细解答。西安交通大学等向企业发出邀请,希望探讨产学研融合的全新路径。
此次专家人才入企服务,是我市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区域人才洼地的关键落子,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与顶尖智力资源,政府搭台、企业出题、专家攻关、协同共享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今后,更多如毛细血管般深入企业肌理的合作将蓬勃展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创新活水,将源源不断地浇灌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沃土上,这也必将为我市建设“一城两区三门户”注入澎湃的智慧动能。 (记者 朱 姝 柴瑜竟 陶登肖 郝丽莎 刘凯华 赵 茜 李 岩 高 琳 余 果)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