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高效供水护粮安

数说我市两大灌区全力保障春耕成效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4-22

夹马口灌区

春季以来,我市有效降雨持续偏少。眼下,正值拔节孕穗关键期的冬小麦面临严峻旱情考验。夹马口、大禹渡两大灌区迅速行动,通过科学调度、工程升级、强化服务等举措,为灌区超百万亩农田送上“及时水”,夯实粮食丰产基础。

  作为全市农业灌溉实灌面积和上水量最大的灌区,夹马口灌区承担着临猗、永济、万荣3县市100余万亩农田的灌溉重任。面对旱情,灌区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掌上灌区”App,实时监测渠道水位、流量及田间墒情,动态调整供水方案。自3月下旬起,灌区日均供水量显著提升,干渠累计供水已达3670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激增1200万立方米。10个乡镇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全天候巡查渠道,同步推进老旧渠道修复工程,确保输水效率。截至4月14日,夹马口、小樊、北扩、东扩4大片区累计供水5610.18万立方米,春灌任务完成率达72.58%。

  大禹渡灌区北一干四级站的改造工程成为抗旱攻坚的“关键一招”。这座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老泵站,改造前流量仅0.575立方米/秒,只能采用轮流灌溉模式导致农作物减产。去12月启动现代化改造后,泵站提水能力显著提升,日均灌溉面积达1200亩。芮城县郭家村村民陈高立欣喜地说:“百亩小麦喝上‘解渴水’,让我们对今年小麦丰收的底气更足了!”目前,该泵站已累计提水超100万立方米,浇灌农田1.3万余亩。作为山西省新增恢复300万亩水浇地工程的首批项目,大禹渡灌区的提质增效为区域粮食稳产提供了样板经验。

  当前,运城市春灌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两大灌区通过“科技赋能+工程升级”双轮驱动,构建起高效抗旱体系,为夏粮丰产筑牢了“水保障”。 (记者 刘凯华)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