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80后”王锋返乡创业——酿出乡村好滋味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4-18

凌晨3时,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山西古魏醋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古魏醋业)的生产车间内已亮起灯光。工人手持木铲,在热气腾腾的大锅中反复搅拌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谷物香气。这样的场景,在这里日复一日地上演,只为坚守最纯正的酿醋工艺。

在芮城县学张乡斜口村,这家由“80后”非遗传承人王锋创办的醋业公司,正通过“合作社+深加工+养殖”的良性循环模式,带动80余人就业,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返乡酿醋传技艺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酿醋的,耳濡目染之下我也学会了这门手艺。毕业后,我选择去外地上班,就没有在这个行业发展。我父亲一直坚持用古法酿造粮食醋,成本高、产量低,往往是做一年卖三四年。小作坊的发展确实有限,但老爷子宁可让醋卖不完,也绝不掺一滴勾兑。”王锋说,眼看这门手艺就要失传,他和弟弟商量后,动了回乡发展的念头。

有了想法,说干就干。由于工作繁忙,王锋的爱人先一步回到家乡开展筹备工作,从厂房选址、市场调研、品牌定位、设备采购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经过精心筹备,2022年5月,古魏醋业在芮城县学张乡斜口村正式成立,家传的酿醋技艺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创业之初,王锋就明确了发展方向,秉承匠心做好醋,让老手艺焕发新生机。建厂前,王锋就注册品牌、规划产品线,不仅保留了小米醋、玉米醋等传统品类,还创新开发出玫瑰醋、菊花醋、桂花醋等系列产品。王锋坦言,创业绝非一时冲动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坚定抉择。

线上推广见成效

走进古魏醋业的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极具标志性的醋缸,古朴厚重,散发着岁月的气息。不远处,嫩绿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泛起层层绿浪。

这些茁壮生长的小麦,是产品品质的保证。“为了确保原材料的品质,公司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流转周边4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小麦、玉米、菊花等。”王锋说,公司提供优质种子,村民负责日常管理,收获时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免除村民种植的后顾之忧。

然而,当优质的原料酿成清香的食醋后,销售却成了难题。

“线下推广效果不理想,我们决定从线上入手,向专业的电商运营团队请教经验,在淘宝和拼多多开设了店铺。日常运营中,我们会在产品详情页标明米醋和陈醋的区别、如何DIY醋饮、养生小技巧等贴心小知识,帮助顾客更好地享用产品。”王锋说,刚开始,订单量确实不多,但是靠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复购率很高。

转机往往在坚持中悄然降临。一次,一位热爱研究醋饮的顾客购买了古魏醋业的产品,觉得还不错,便在社交平台、微信群自发分享。“突然就爆单了,一天就接到了600多单,虽然手忙脚乱,但大家都充满干劲。”王锋说,此后,产品的销量稳步增长,在平台同类店铺中位居前列。

“酸香不涩口,后味留甘”“这种醋泡嫩姜非常好吃,口感也很好”“配料干净,色泽清澈”……一句句朴实的评价,是对传统工艺最好的肯定。

多元发展谱新篇

“恒温发酵车间已经基本完工,投入使用后,这套设备可智能调节车间温度,打破传统酿醋受季节影响的限制,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在新建成的占地1800平方米的恒温发酵车间内,王锋启动风机温控设备,不一会儿,阵阵凉意扑面而来。

“我还打算依托菊花小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打造醋疗养观光基地,让游客观看古法酿醋、品尝菊花香醋、体验传统醋疗,挖掘醋文化,延伸产业链。”王锋说。

此外,古魏醋业还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生态产业链。以玉米为例,经过蒸煮糖化后的废渣转化为养殖场的饲料,牲畜粪便经过处理成为田地的优质有机肥,最终又孕育出新的绿色粮食。这套“种植-加工-养殖-有机肥”的闭环系统,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更让企业形成了独特的发展优势。

据介绍,通过“参股+控股”的模式,古魏醋业已收购1家、入股两家养殖场。“去年,养殖行业不景气,这家养殖场一直亏损,就被我们收购了。原来的负责人专心搞养殖,不用承担风险,还能领工资,他挺乐意的。公司已经带动80余人就业,其中大部分是农村留守妇女。”王锋说,“目前,我们开拓了3块试验田,希望尽快推出有机醋。”

从守艺难到产业兴,王锋用一缸缸醋,酿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滋味。

□记者 郝丽莎 文图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