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从运城与茶卡的合作看盐湖经济转型新范式

双湖联动 盐湖开启跨区域协同新纪元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4-08

□记者 李婉玉

当运城盐湖的“死海黑泥”遇见茶卡盐湖的“星空露营”,一场跨越1600公里的文旅共振正在改写中国盐湖经济的剧本。

3月底,青海茶卡天空壹号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与山西运城盐湖景区的深度调研交流,不仅揭开了两大盐湖“联名”发展的序幕,更以“盐”为媒,为资源型景区转型提供了破题思路。

盐湖经济共同体:

从单点突围到协同进化

这场合作背后,是中国盐湖文旅从“单打独斗”到“生态联盟”的战略跃迁。

运城盐湖凭借“五绝”康养项目8个月创下68万游客量;茶卡盐湖则以“天空之镜”IP为核心,整合德都蒙古文化与农垦体验,打造出年接待超百万的沉浸式景区。

二者看似业态迥异,实则形成完美互补:运城的千年盐运文化填补了茶卡的历史叙事空白,而茶卡的“小火车+星空营地”成熟模式,则为运城“海陆空全矩阵”注入场景化运营基因。这种“文化底蕴+场景创新”的耦合,正在构建跨区域的盐湖文旅生态系统。

新消费方程式:

盐晶里的产业想象力

盐湖经济的价值重构,在双方合作蓝图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运城推出的“盐雕+关公文创”组合拳,与茶卡“盐晶博物馆+摩天轮观景”形成文化消费闭环。

更具突破性的是“盐湖+”的业态延伸——运城计划引入茶卡高空水滑道的爆款基因,茶卡则谋划借鉴运城非遗火壶表演,以及盐雾清肺等康养技术。

运城2025年春节期间水上火壶、打铁花等非遗表演屡屡登上央媒,茶卡盐湖护肤衍生品成网红爆款,这都充分印证了“盐文化从矿物到美学,从疗愈到时尚”的消费升级路径。

流量密码解码:

如何让盐湖“出圈”又“破圈”

两大盐湖的联手,本质上是一场精准的流量攻防战。

数据显示,茶卡通过成都-格尔木直飞航线,将西南客源占比提升至35%;运城则依托关公文化旅游节,实现省外游客增长42%。

可以预见,双方合作后,通过“双湖联票”“客源互送”等机制,将激活跨区域流量池。

更具前瞻性的是数字化布局——双方计划共建舆情管理系统,并运用VR技术打造“云游盐湖”平台,这与察尔汗盐湖“航空+文旅”的智慧景区模式形成战略呼应。

生态与产业共舞:

资源型景区的转型辩证法

两大盐湖合作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探索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平衡之道。

运城盐湖“退盐还湖”后,将工业遗址转化为康养基地;茶卡盐湖通过“无废景区”建设,实现生态旅游与资源开发双赢。这种“生态产业化”路径,与察尔汗盐湖“摩天轮观景+盐田修复”的实践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盐湖发展,昔日的工业遗迹正蜕变为绿色经济新引擎。

这是一场关于未来的盐业革命:从茶卡到运城,从察尔汗到死海,中国盐湖正以协同创新打破地域边界。

这场合作不仅是文旅CP的“破圈”实验,更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生动教案——当盐湖不再只是地理名词,而成为文化符号、消费场景和生态样本,一条“以盐兴旅、以旅彰文”的新经济带已浮出地表。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沿着盐湖去旅行”将成为中国文旅版图上的黄金路线,而这场始于盐晶的变革,正在书写属于整个行业的星辰大海!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