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3-26
□记者 刘凯华
农趣体验
近日,夏县庙前镇杨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联栋大棚内,一派生机。晨雾未散,游客们便结伴而来,踏入大棚,掀开塑料膜的瞬间,温热的水汽携着番茄清香扑面而来。
而在临猗县北辛乡有机一号农业观光基地内,藤蔓交织的立体栽培架上,串串有机番茄宛若红宝石悬垂,青黄相间的“黄金玉女”品种在补光灯的照射下晶莹透亮,勾勒出一幅早春科技农耕图。
盐湖区东郭镇东郭村的亿博农业有限公司蔬菜大棚内,一片绿意盎然,翠绿的黄瓜挂满藤蔓,工人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装箱。
科技温床孕育春之味
“初春昼夜温差较大,我们通过智能系统,将棚内温度恒定在22℃。”在夏县庙前镇杨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技术负责人郝运峰一边说着,一边扒开一株番茄苗根部的土壤,露出缠绕的滴灌软管。200亩智慧大棚里,传感器合理分布,液晶屏上,pH值、光照强度等数据实时跳动。“零化肥”种植区内,熊蜂在花簇间嗡嗡授粉,粘虫板上的斑斑痕迹,见证着生态防虫成效。正值头茬果成熟期,工人们推着轨道车来回采收,塑料筐里的果实还带着晨露,检测仪显示,糖度值在8.5以上。
今年以来,该示范园区依托庙前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辐射带动杨村3000多亩大棚西红柿在技术管护和品种优化上不断创新。如今,这里的西红柿口感更好了,有机无公害品质也日益提升。同时,园区已逐渐形成集农耕文化、观光采摘、研学游玩为一体的发展模式。
别样体验招来观光客
近日,临猗北辛乡有机一号农业观光基地里,一片欢声笑语。在有机水果黄瓜种植区,游客们一边品尝脆嫩的黄瓜,一边拿出手机拍照。一位挽着草编篮的游客,踮起脚尖轻触“蔬菜帘幕”。“没想到现代农业基地这么有设计感,每个转角都是惊喜。”游客谢女士忍不住感叹。在她的镜头里,空中菜园的蔬菜种类五花八门——羽衣甘蓝舒展紫色叶片,宛若悬空的翡翠瀑布;有机生菜在无土栽培槽中簇拥成玫瑰的形状,叶片挂着智能喷雾系统洒下的水珠。
智慧农业与春日农趣的相互交融,串联起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活力。
现代农业催生产业链
在盐湖区东郭镇,今年投产的重点设施农业项目——南山草莓采摘园,处处彰显着高科技的魅力。园区内,一排排轨道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只见工作人员轻轻操控手中的遥控器,轨道车便依照指令灵活地在各个草莓大棚间穿梭,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据园区负责人介绍,这样的轨道将园区8个大棚串联起来,不仅大幅节省了人力,还显著降低了果蔬损耗。
在解州镇一家农业采摘基地,记者与工作人员交谈中,陆续有人前来采摘草莓。“我每年都要来这家采摘园摘几次草莓,这样既享受了采摘乐趣,又饱了口福。”市民陈先生说。
当记者踩着湿润的田埂离开时,看见杨师傅正给自家大棚更换新式卷帘。“示范园不仅给我们提供瓜苗,还教我们技术,我家大棚里的甜瓜,‘五一’就能采摘上市了。”他说。
在科技赋能之下,我市不少农文旅基地、采摘园迎来了春季“开门红”,广大消费者的果盘子丰盈了,果农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从种植生产到观光采摘,再到旅游体验,我市科技农旅整个产业链条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