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3-14
“您看这里,跟着我眨眨眼、摇摇头……对,认证成功啦!”在河津市阳村街道西辛封村的一户农家小院,网格员小张半蹲在老人身旁,指尖在手机屏幕上轻点。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80岁的闫文发和79岁的老伴柴亮娃顺利完成了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老两口听力不佳、腿脚不便,曾为每年一次的认证发愁,如今足不出户便解决了难题。
这一幕是西辛封村“学雷锋月”志愿服务的缩影。3月以来,该村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和网格员成立“流动服务队”,穿梭在村巷中为老年人提供“一对一”上门认证服务。认证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快速完成信息录入、人脸识别等操作,还主动询问老人身体状况,讲解最新惠民政策,并留下联系方式,叮嘱他们:“有困难随时找村里!”
值得一提的是,为织密养老保障网,阳村街道推出“三级认证”服务线。“以前用老年机,认证总得麻烦邻居,现在有人上门服务,心里踏实多了!”闫文发感慨。目前,西辛封村已为120余位老人完成认证,同步建立动态服务台账,定期回访更新需求清单。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柜台办理”到“炕头服务”,河津市正通过“党建+网格”模式,将养老认证的“最后一米”变为“最暖一米”。正如村民所言:“认证的是面孔,暖热的是人心。” 记者 刘凯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