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色空鼓推广者林静——

为更多人的生活增添“乐”趣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3-13

3月一天的午后,走进河东池盐文化博览园的池神庙景区。正漫步欣赏着庙中的春的气息,忽而一阵悠扬动听的旋律飘入耳中。

循声前往,“和园茶叙”之处,几位自在人正敲击着一种乐器。此时,暖阳照射、微风和煦、池水荡漾,再加上奏乐之人,一幅别样的春日休闲图跃然眼前。

旋律伴左右

待她们敲奏完毕,与组织者林静详聊,才知这圆鼓鼓、胖嘟嘟的乐器名为色空鼓。

色空鼓是2013年才研发而成的,其创制灵感来源于我国西周时期的编钟,因此也被业内人士称为“行走的编钟”。

它汇集了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等知识,融现代工艺技术、声音理论和创新设计等于一体。色空鼓的音阶构成分为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两种。五声音阶,即我国传统的五声音调——宫、商、角、徵、羽;七声音阶,即对应的现行简谱“1、2、3、4、5、6、7”。

独奏也欢喜

色空鼓的鼓面分布着数个大小不等的音舌片,一个音舌片便是一个音阶。演奏者按乐谱敲击音舌片,悦耳的音乐便产生了。

林静告诉记者,色空鼓取名源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说。“色”是万象中一切有形的物质。所看到的色彩、所听到的声音、所触摸的物体,都是色。色是物质,是有形的器。“空”是一种精神,是立体的、无边的,即无形的乐。

共学同进步

色空,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这些年,林静一直致力于色空鼓的推广。“它学起来很简单,不分男女、无关老幼;它的作用却很大,每每沉浸于此,人们的身心都会得到放松。”

曾经的任振君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五音不全的人”,从来不认为音乐会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林静,接触到了色空鼓。

“看到别人敲得那么陶醉,就想试一试。”任振君说,“一试就放不下了。”

如今的任振君不仅能流利地敲奏色空鼓,有时还和林静一起参加文艺演出活动。

“会敲色空鼓的人不多,每次演出都能成为全场焦点。”任振君说,“那种自我价值的实现,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在任振君的影响下,她的孩子也对色空鼓产生了浓厚兴趣。有时周末,她就会和孩子一起研究色空鼓,享受音乐的美好,增进亲子的交流。

因为学了色空鼓,58岁的孟淑英觉得自己都变得年轻了。

“和年轻人打交道,怎能不年轻呢!”孟淑英说,“家人是支持的,朋友也变得多了,自己也掌握了一门技能,生活越有奔头了。”

李晓容也是这个演奏团队的一员。在她看来,敲奏色空鼓是一件雅致的事情,能结识更多积极向上的人,长此以往,个人也会变得越来越乐观豁达。

“我们要给生活、给社会传递多一些善意,那样,生活和社会才会给我回馈以善意。”李晓容说。

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色空鼓,林静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是要不断壮大这支队伍,让色空鼓给更多同频共振的人带去欢乐”。 记者 景斌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